
醫生借助設備在做手術。市人民醫院供圖
報記者 劉倩倩
7月22日,鶴壁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劉鵬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團隊成功運用遠端橈動脈穿刺術為一位冠心病患者實施了冠狀動脈介入診療。患者手術后6小時左右拆除了止血繃帶,手部活動自如,手術的成功也為冠狀動脈介入診療術的開展提供了新選擇。
以遠端橈動脈為穿刺點
手術后患者手部活動自如
“這位患者59歲了,一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進行了心臟支架介入治療。復查造影時,我們采用了遠端橈動脈穿刺術。”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劉鵬介紹,與傳統的穿刺術相比,遠端橈動脈穿刺術把手背鼻煙壺區的橈動脈作為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導管進入點。
劉鵬介紹,橈動脈穿刺術的傳統方法是在手腕上進行穿刺介入,由于血管直徑大、血壓高,需要較大的壓力,常規壓迫4小時至6小時。患者會明顯感到手腕甚至前臂脹痛不適,易出現橈動脈閉塞、橈動脈痙攣、出血血腫、骨筋膜室綜合征、假性動脈瘤等并發癥。
而遠端橈動脈穿刺術,位置選在手背鼻煙壺區橈動脈遠端,這里是橈動脈的一處側支循環,管徑相對細小、動脈壓力小,易于壓迫。該手術可以減少張力性水泡、皮下瘀斑及出血血腫等并發癥,且患者手術后可以快速恢復日?;顒?,大大降低了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
“大拇指”上穿刺
有并發癥少、舒適度高等優勢
隨著心臟介入技術的不斷普及,橈動脈成為目前心血管介入手術入路的首選。手術后患者無需臥床,局部出血及血腫發生率低,而遠端橈動脈穿刺術是在橈動脈介入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項新興技術。
劉鵬介紹,遠端橈動脈穿刺術的優點除了定位方便外,遠端橈動脈相對粗大、位置固定,且位于拇指動脈的近心端,穿刺的同時不會影響拇指的供血,“遠端橈動脈為雙側供血,周圍的神經相對較少,血管下面有兩塊方骨,只需輕輕壓迫即可,壓迫時間大大減少,沒有了腕部壓迫,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
此外,該技術還為患者省去了橈動脈壓迫裝置的費用,讓患者少花錢就得到了有效治療。“這個技術,患者少花錢,不受罪。以前我做手術后整個手腕又麻又痛,這一次手腕不用勒著,手指一點兒也不麻不脹,手臂也不痛,舒服多了。”患者反映,傷口不足2毫米長,也沒有出現疼痛、出血、腫脹等情況。
遠端橈動脈穿刺術
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
隨著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增高和發病年輕化,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術來明確病變部位,甚至需要多次穿刺。遠端橈動脈穿刺冠狀動脈造影術能夠大大減少了手術后的并發癥,提升患者的舒適度,是一種更為快捷、穩妥的治療方式。
劉鵬強調,除了胸痛等冠心病典型癥狀外,牙疼、頭痛、肚子痛、腳底針刺痛、左下肢酸麻也可能是冠心病的不典型癥狀,“曾經有患者反映一直牙疼、脖子發緊、下頜部痛感強烈。經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屬于冠心病。針對性地治療后癥狀就消失了,所以準確地判斷患者的病癥所在尤其重要”。
遠端橈動脈穿刺術對經遠端橈動脈冠狀動脈造影起到重要的作用。“讓患者在少受罪、少花錢的情況下完成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為準確地判斷病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劉鵬介紹,遠端橈動脈穿刺術將被運用于開通慢性閉塞病變等多項復雜介入操作中,這項技術填補了鶴壁市在心臟介入新路徑領域的空白,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得到了經濟、實惠、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