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鶴壁 > 正文

鶴壁市一名老黨員的情懷——逝去的是生命 不變的是信仰

來源:鶴壁網編輯:李茗茜發布時間:2020-07-29 15:53:27

6月19日,姜蘭香在病床上寫思想匯報。姜蘭香女兒供圖

  2015年,姜蘭香(右)入黨50年之際,她不顧腿部骨折之痛,來到鶴壁職業技術學院交黨費。  鶴壁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記者 鄧少華 岳珂 陳艷艷

  7月9日7點50分,因病情突然惡化,81歲的姜蘭香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7月10日,遵照姜蘭香的遺囑,其大女兒李紅代表她向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黨組織上交了1萬元特殊黨費。

  7月11日,姜蘭香遺體告別儀式在市殯儀館舉行,一面鮮紅的黨旗覆蓋在她的遺體上。

  逝去的是生命,不變的是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

  7月26日,李紅拿著母親寫的最后一份思想匯報,向記者講述了老人生前的點點滴滴……

  在病床上重溫入黨誓詞

  “我永遠忘不了母親在病床上做黨徽的模樣,開心得像個孩子。”7月26日,說到當時的情景,李紅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陪母親做完化療,我用試探的口吻說馬上到七一了,我們黨支部要開會,我去參加吧!’”李紅說,那天她母親心情不錯,就試著提出要去過組織生活。

  聽完李紅的話,姜蘭香久久沒有說話,一絲失落的情緒在她臉上一閃即過,細心的女兒察覺到了。李紅隨即跟母親說:“要不咱倆在醫院做一面黨旗吧!”聽到女兒的話,姜蘭香笑了。

  李紅和母親用黃色的黏泥一起制作黨徽,母親專注的神情讓她非常感動。

  “我們把200多枝紅色康乃馨插在吸水板上作為旗面,然后把制作好的黨徽嵌在上面。母親用手輕輕地撫摸著黨徽,非常高興。看著這面特殊的黨旗,母親一點兒也不像久病在床、剛剛做完化療的八旬老人。”李紅說。

  在丈夫和女兒的見證下,7月1日,姜蘭香在這面特殊的黨旗前重溫了入黨誓詞,紅色的康乃馨映紅了老人的笑臉。

  寫在住院費用清單上的思想匯報

  6月19日,得知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領導要將自己入黨50年紀念牌送到病房時,姜蘭香在住院費用清單上向黨組織寫下了最后一份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我叫姜蘭香。我1939年9月出生在山東半島一個革命家庭。母親在世時,我家被評為縣擁軍模范家庭,縣里還專門為我家拍了紀念照。第二年,我母親因病去世,那時我才12歲。母親去世后,我跟姐姐生活、上學,姐姐十幾歲就參加抗日。日本投降后姐姐隨部隊南下到了舞陽縣,當時姐姐已是縣婦聯主任,不久就被選為縣長。當時她家里也很困難,但我堅定要考大學。1960年,我考入鄭州大學政史系,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1964年大學畢業,國家分配的工作;1966年(實為1965年,編者注),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我一直在教育戰線上教書育人,被評為副教授(高級講師)。退休后,身體不斷出現毛病,做了三次手術,在與病魔斗爭中是身邊無數共產黨員為了國家和人民舍小家顧大家,不畏生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給了我戰勝疾病的無窮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滿。這些年,我一直在黨的教育培養下成長,現在成為一名具有55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今天黨組織又給我這樣高的榮譽,我由衷地感到光榮和自豪。我依然會不忘初心,爭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為實現中國夢發揮正能量。

  2020年6月19日

  “當時母親拿筆的手已經不聽使喚了,但她堅持要給黨組織寫思想匯報。”李紅說。

  看著自己的字體歪歪扭扭,姜蘭香覺得很不嚴肅,就讓李紅用稿紙謄寫了一遍。

  “我能成為一名教師,受父母影響很大。我的父親是一位有著64年黨齡的老黨員,上世紀70年代為支援鶴壁建設來到了這里。”受父母影響,李紅也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坐著輪椅去交黨費

  1999年,姜蘭香不幸罹患直腸癌,20多年來她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同疾病頑強斗爭。患病期間,她從未忘記共產黨員的義務,堅持自己交黨費,從不讓別人代交。

  2015年,姜蘭香入黨50年,因為腿部骨折行動不便,無法到鶴壁職業技術學院交黨費,到快交黨費的日子時,她一直念叨。

  “我對母親說去學校的時候可以把黨費交了,然后她就笑了。”李紅知道母親惦記著這件事兒,就提議帶母親去鶴壁職業技術學院看看。

  就這樣,李紅用輪椅把母親推到鶴壁職業技術學院,老人親手將黨費交給了黨組織。來回近10公里的路程,姜蘭香開心得像個孩子。

  “得知姜老師腿腳不便,我特意打電話勸她通過微信或支付寶交黨費,不必親自來,但老人堅持要當面交。”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離退休黨總支書記李曉鶴清晰地記得姜蘭香交黨費時的情形。

  李曉鶴認為,姜蘭香這樣做是在表達一份心意,“通過當面交黨費來表達她對黨的忠誠和感激”。

  “去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節前夕,為了卻母親的心愿,我陪她來到北京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瞻仰毛主席遺容。”李紅說,那天,母親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民族自豪感深深地感染了她。

  學生的孩子病了,她送去10萬元

  上世紀80年代初,姜蘭香在市第二中學任教。1982年,姜蘭香的學生王春生輟學了。沒能留住王春生,姜蘭香很遺憾。得知王春生外出打工,姜蘭香經常讓人給他捎些新衣服。后來為了養家,王春生開了一家小賣鋪,姜蘭香給他送去一臺價值三四千元的冰柜。從那時起,王春生對姜蘭香的稱呼由“姜老師”變成了“嬸子”。今年55歲的王春生說:“老太太不僅是我的老師,更是親人。”

  2015年,王春生的孩子不幸得了重病,需要到北京治療,姜蘭香知道后給王春生送去10萬元治療費。

  “10萬元對嬸子來說不是個小數。當時我都不知道該說啥了,說啥也表達不了我的感激之情。”王春生提起這件事時淚流滿面。

  送給同事的一份特殊禮物

  徐建華,鶴壁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她有一個習慣,就是在每本教案的首頁留四分之一面積的空白,方便后續修改或添加案例。

  “這個習慣是姜老師傳授給我的。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個習慣,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徐建華說,“這個習慣時刻提醒我做事做人不要自滿,要給自己留出上進的空間。”

  1989年,22歲的徐建華從河南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原鶴壁師范學校政治地理教研室工作,當時的教研室主任是姜蘭香。

  “那時我是辦公室年齡最小的,沒有教學經驗,姜老師沒少照顧我。”徐建華回憶,“姜老師就像我的媽媽,經常讓我到她家做客,還給我介紹對象。”

  1994年,姜蘭香退休了,臨走時,姜蘭香將一份特殊禮物送給了徐建華。“姜老師把她多年來積累的備課資料和雜志送給了我,摞起來有半米多高。上世紀90年代初,物流和網絡不發達,找資料非常困難,我很感動。”徐建華說。

  一場簡樸的告別儀式

  7月9日,姜蘭香病情惡化,生命走到了盡頭。遵照姜蘭香生前和老伴兒的約定,告別儀式從簡、不收禮金,交上最后一筆黨費,骨灰回歸自然。

  7月11日上午,市殯儀館,姜蘭香所在的黨組織代表將一面鮮紅的黨旗覆蓋在她身上,其親朋好友、同事到現場送她最后一程。

  告別儀式上,姜蘭香的子女播放了一則長約10分鐘的視頻,視頻記錄了老人生病時的點點滴滴。

  “生病后,母親怕麻煩別人,沒跟人說過病情。母親去世后,很多人感覺很突然。”李紅說,播放這則視頻主要是想讓關心母親的人了解她最后的時光。

  “告別儀式非常令人感動,姜老師值得我們大家,特別是年輕人學習。”參加了姜蘭香遺體告別儀式的裴曉鵬告訴記者,“即便走到人生盡頭,姜老師還惦記著黨,還想著交黨費,她對黨的忠誠是發自內心的。”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 | 在线免费亚洲天堂AV影院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