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富朝踏實肯干、認真負責,頗受好評。
村民們在墻上噴上“無聲洗車店”幾個字,提醒過往司機,這家店的店主是聾啞人。
顧客來了,邵富朝總是面帶笑容。
聾啞人有自己的朋友圈,這是邵富朝在和好友交流。
邵富朝在整理洗好的毛巾。
下象棋是邵富朝最喜歡的娛樂活動。
洗車店后面是邵富朝種的菜,不忙的時候他會去打理一番。
□鶴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張志嵩 文/圖
浚縣黎陽街道雙廟村東,前往善堂鎮的路上有一家洗車店,店主是雙廟村村民邵富朝。
邵富朝是聾啞人,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前幾年他找不到工作從外地回來時,都流眼淚了。”7月27日,記者到邵富朝的洗車店采訪時,經常到店里幫忙的村民申素玲這樣對記者說。
洗車店的外墻上噴有“無聲洗車店”幾個大字,這是村民們出的主意。以前,一旦有生客來了,邵富朝和對方交流起來就很困難,大家就幫他在墻上噴了“無聲洗車店”幾個字,以此來提醒過往的客人。
邵富朝夫婦都是聾啞人,多年來因為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和正在上學的女兒,外出打工的機會不多,家里負擔很重,日子過得很是艱難。2016年,雙廟村村“兩委”經考察評議將邵富朝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經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有針對性地幫扶和自身的不懈努力,邵富朝家的經濟條件逐漸好轉,于2018年順利脫貧。
雖然有一系列扶貧政策的幫扶,但邵富朝深知不能“等、靠、要”,要自立自強。去年,他主動找到村干部,用手比畫了一番,大家明白了,他是想自己開店創業。
“我們知道他的想法后,第一反應就是要支持。”雙廟村村委會主任邵俊平說,今年上半年復工復產后,幫助邵富朝找場地、協調洗車器具成了村里的一件大事。考慮到邵富朝的情況,村干部還聯系讓邵富朝的侄子也加入洗車店,經過幾個月的準備,邵富朝的洗車店終于開張了。
雙廟村從事生豬運輸生意的車有30多輛,這些車輛每次回村都因為臭味太大惹得其他村民不高興?,F在,這些車輛和周邊企業的運輸車輛都到邵富朝的洗車店清洗。目前,洗車店經營狀況穩定,邵富朝每天守在店里,工作認真、勤懇,頗受過往司機的歡迎。
“作為聾啞人,邵富朝這么有上進心,對村里其他困難戶和想要干出一番事業的村民是很大的激勵。”該村村委會委員周紅霞說,下一步雙廟村將大力挖掘、支持更多有意愿自主創業的貧困戶,只要貧困戶想創業,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定會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