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向陽
今年上半年,鶴壁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增速居全省第6位。“受疫情影響,一季度鶴壁市工業經濟主要指標不同程度下降。3月份以來,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和逐步穩產達產,全市工業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7月27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李慶偉說。
鶴壁市復工復產工作始終走在全省前列,為工業經濟快速恢復贏得了寶貴時間,打下了良好基礎。復工復產期間,鶴壁市共發放企業員工復工復產出入證13萬張、市內車輛通行證817張,調度投放口罩43萬只。3月1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上半年,鶴壁市汽車電子電器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外貿出口受阻的情況下,積極拓展國內市場,成效顯著;清潔能源與新材料產業增速超過全市平均增速,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基本面穩定;食品行業平穩向好態勢明顯;鎂精深加工行業高速增長;5G產業勢頭強勁,集聚優勢初步顯現。
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鶴壁市實現了規模以上企業及高成長性企業“服務管家”制度全覆蓋,還出臺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為復工復產企業配備“服務管家”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指導“服務管家”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兩統籌,幫助企業解決問題667項;開展銀企對接活動40次、幫助企業融資7.86億元;開展用工對接活動125場、解決企業用工1.6萬人;開展產銷對接活動27次,達成銷售意向12.79億元,有效促進了企業發展。
“下一步,我們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開展‘戰危機、保生存、求發展’系列專項活動,著力培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做好分析調度,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振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信心。”市工信局副局長張保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