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華為、浪潮、聯想、騰訊等一批新經濟龍頭企業紛紛扎堆集聚,河南省首個5G產業園入駐新經濟企業205家……鶴壁搶抓新經濟發展“窗口期”,老工業城市調整改造成效獲得認可。
提到鶴壁,人們第一印象往往是:全國重要的鎂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炭、電力、水泥生產基地和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精細煤化工產業等等。然而“六穩”“六保”看河南記者采訪團采訪期間,鶴壁呈現的是新經濟蓬勃發展的景象。
圖示:5G技術在智能停車中的應用場景
在鶴壁5G產業園,總投資134億元的京東智能制造產業新城項目開工建設,京東鶴壁亞洲一號電商產業園預計今年“雙十一”正式投入運營,國立光電與華為合作研發的“垂天5G機房+智慧合桿”技術形成了全新的5G組網方式,使建設成本降低20%。作為全省首個5G產業園,鶴壁5G產業園以數字經濟為指引,以大數據中心和云平臺服務為載體,圍繞5G網絡、5G產業研發創新基地、生產制造基地、創新創業基地、人才培育基地、AI交易中心和應用示范基地“一網六基地”建設,2019年開園以來,吸引了互聯網巨頭企業京東、阿里、華為等9家數字經濟龍頭企業,簽約注冊企業達205家。在“新經濟”推動下,2019年鶴壁東區年產值超10億元,新經濟實現了由“0”到“1”的突破。
如何“穩投資”,鶴壁摸索出一條成熟的路子。據了解,鶴壁組建了復工復產工作專班,下設11個行業工作組,率先在全省啟動復工復產,規模以上企業,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率持續保持全國第1位。值得一提的是,鶴壁為全市2615家中小微民營企業選派944名“服務管家”,選聘90名營商環境監督員,一般項目土地摘牌即開工,企業開辦時間壓縮1個工作日,僅上半年鶴壁開工項目數同比增加16個,市場主題數量同比增長25.1%。
圖示:“新經濟”蓬勃發展,引領鶴壁東區城市發展
發展“新經濟”,人才是關鍵。據了解,鶴壁5G產業園內研究生學歷以上人員107人,博士學歷16人,已獲得專利387項,正在申請8項,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0%。為了更好的服務企業用人需求。2020年1月,鶴壁啟動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鶴壁基地,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現場招聘等活動每天都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基地利用智能大數據技術,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網點,收集企業及人力資源信息,形成大數據庫,建設人才庫,為企業攬人才、為居民保就業。據了解,目前中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鶴壁基地已經入駐了12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涵蓋了十種業態,包括我們的勞務派遣、勞務外包、人才測評、高端人才尋訪等等一些業態,為整個鶴壁提供更多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