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淇濱區結合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等多項工作,重點打造淇河生態旅游度假區,將上峪鄉的白龍廟和桑園兩個行政村組合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桑園小鎮。在桑園小鎮的帶動下,上峪鄉旅游產業鏈條逐步拉長,構建起“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來到桑園小鎮,石制古宅小巧別致,明清古建筑風韻猶存,古鎮吸引四方游客共同觸摸鄉愁。游走于美食林立的街道里,大家可以品嘗100多種特色美食的饕餮盛宴。
據了解,桑園小鎮產業扶貧項目始建于2016年8月,經過高標準謀劃建設,明確了休閑旅游、產業配套等功能區定位,建成了商業街、民宿、滑雪場、玻璃棧道、高山滑水等項目,形成了 “一帶兩心三區”的旅游發展格局。自2017年“五一”開園以來,游客總量超過560萬人次,綜合收入2億元。
淇濱區上峪鄉黨委書記唐東明說:“運營三年時間,每年的總游客量在200萬人次以上,可以說對一個小的鄉村旅游項目來講,這個游客量已經是非常地可觀了。”
淇濱區上峪鄉桑園村黨支部書記劉根良說:“我們桑園村2016年之前,我們是省級貧困村,人均收入不超過2000元,搞這個旅游開發以來,我們從2016年到現在,我們貧困戶的人均收入現在基本快超過(每年)2萬元,我們非貧困戶的收入也是(每年)2萬多塊錢,甚至有的更高。”
現如今,桑園小鎮已成為鶴壁市發展的一張名片、豫北休閑旅游的必選之地。在發展過程中,桑園小鎮始終堅持扶貧與扶智、“輸血”與“造血”相結合,讓當地村民主動參與進來,通過資產入股、轉移就業、商戶與村民結對幫扶、產業鏈帶動等途徑增加群眾收入,帶動桑園村及周邊群眾脫貧致富。
淇濱區上峪鄉黨委書記唐東明說:“目前桑園村的土地也好、房產也好,所有的資源入股這個公司,參與他們的分紅,土地被公司全部流轉,不僅僅是桑園村,能輻射到我們上峪鄉整個17個行政村,只要是有勞動意愿的勞動力都可以安置下來,旺季的時候,這兒的勞動力能達到1800余人。”
結合各村特色和優勢,上峪鄉白龍廟村正在開發民宿旅游,桑園村的上游也建起了滑雪場、玻璃棧道、高山滑水等項目,上峪鄉的每個村莊都結合各自客觀實際發展特色經濟,構建起“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鶴壁廣電融媒體記者:蔣彥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