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實驗學校學生在參加心理疏導集體活動。
市第四中學學生在游戲中接受心理疏導。
市湘江小學學生在接受線上心理輔導。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鶴壁市教體局將師生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納入學校疫情防控整體部署,多措并舉開出“心理處方”,切實加強師生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
市教體局高度重視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全市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積極適應新學期,并以積極的心態投入返校復課后的學習生活。
構建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市教體局通過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會議,共同學習《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2015年)》等文件,同時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提出建議,并對構建校園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工作做出詳細安排。
采取多渠道援助方式
學校利用FM電臺、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并組織學生通過書畫、繪本、微視頻、手抄報等形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邀請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和教育者,為學生進行網上授課和心理疏導。另外,學校還通過線上家訪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并結合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疫情防控網絡心理疏導、援助和幫扶工作。
開設特色心理輔導課程
市湘江小學開設的《病毒不可怕,一起打敗它》心理防護課,通過認知調節、情緒策略、行為策略等3個方面,幫助學生學會一些宣泄不良情緒的方法;市實驗學校錄制了《開學第一課》視頻和《走出心理疫區——家長的心理》健康普及視頻,同時撰寫了近兩萬字的校本教材——《心靈成長:疫情防控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答26問》;市桃源小學錄制了“疫情防控”專題紅色講堂微課20余節,引領學生了解疫情、戰勝疫情。
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
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開通多條心理援助渠道,如熱線電話、微信、QQ、電子郵箱等,為鶴壁市未成年人及廣大市民提供免費的線上心理援助服務。從1月31日開始,該中心的42位志愿者在心理援助通道守護了73天,其間為112人次提供了公益心理援助,幫助他們預防和減輕疫情防控所致的心理困擾。(市教體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