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婷媛
9月2日,山城區湯河橋街道孤寡老人張月珍向記者展示家里新添的“寶貝”——孝能通,別看它只有十幾厘米高,功能卻很多,既能遠程控制、一鍵呼救,又能親情視頻、娛樂聊天兒。老人說她常年獨居,患有心臟病,腿腳也不好,有了孝能通后只需動動手指,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就能提供上門服務。
孝能通是山城區湯河橋街道孝之源智慧養老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孝之源)的可視化養老產品,自從今年年初投入運營后,不少和張月珍一樣的老年人享受到了智慧養老服務。
實時監測緊急救助,一鍵下單讓老人安居無憂
“大娘,在家沒,今天身體有啥不舒服的沒?”“在家呢,身體挺好的。”9月2日,像往常一樣,孝之源的工作人員一邊旋轉孝能通的攝像頭觀察室內情況,一邊詢問張月珍老人的身體情況。老人說,孝之源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通過孝能通了解她的身體狀況,隔幾天還會來家看看她,讓她感到很溫暖。
“孝能通是一個小型機器人,簡單易用,具有語音識別、一鍵呼叫、響鈴三秒自動接通等優勢,子女可通過手機app遠程操作實時監測老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老人有什么需求,可通過語音聯系子女或我們服務中心。配套的安全預警器可對老人進行健康數據監測,并具有跌倒判斷自動呼叫功能。老人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子女或者我們服務中心都會收到求救信號。”孝之源副總經理李呈杰介紹。
“為了給老人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務,我們簽約了多家醫院,還整合570家商家的信息,可為老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行、代購、家政等個性化服務,這些均可通過線上點單,或撥打‘2612349’送服務上門。”李呈杰說。
多種養老模式結合,滿足老人個性化服務需求
除了線上的可視化養老服務,孝之源還建立了線下的養老機構和日間照料中心,滿足不同老人的需求。
8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孝之源活動室,七八位老人正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劇。81歲的張鳳英說她和老伴兒都在這里住著。
“在這兒住比在家強,孩子們都在外地打工,顧不上管我,我還得自己做飯,在這兒住得干凈,吃得也好,一星期的飯都不重樣。”68歲的程秀梅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她說,“護工每天都把藥幫我配好了,還提醒我吃藥。晚上也有人值班查房,避免我發生意外。”
隨后,記者來到老人們的房間。只見房內的設施像賓館的標間一樣齊全,房間內干凈整潔,沒有異味兒。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樓下小廣場,廣場上四五位老人一邊在健身器材上健身,一邊愜意地聊著天兒,不時可以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
“我們還探索了旅居度假養老服務,一邊旅游、一邊養老、一邊療養,老年人既能健康養生,又能開闊視野。”孝之源副總經理李志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