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在晶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食用菌大棚內整理菌棒
“溫度是影響食用菌生長發育的重要環境因素,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直接導致減產,一定得把控好。”9月15日,鶴壁市山城區晶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買崗正在社員劉改英承包的大棚里開展技術指導。
“去年這一個棚的食用菌賣了十多萬元,今年我得更上點兒心,努力實現更好的收成!”劉改英一邊將胡買崗講的注意事項記在小本子上,一邊說,“買崗種食用菌這些年,光學習筆記就記了100多本,必須向她學習!”
今年56歲的胡買崗是山城區石林鎮西酒寺村人,從當初在自家地里試著種蘑菇,到流轉380畝土地創辦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她磕磕絆絆堅持了近20年。
“你所在的這個培植基地有240個塑料大棚。目前,我們合作社入社農戶近120戶,其中貧困戶40戶。”胡買崗介紹,為了盡可能降低“新手”面臨的風險,合作社免費為大家提供大棚和技術指導,還對成熟的食用菌進行兜底回收。
胡買崗算了一筆賬:每個食用菌大棚占地約1畝,每年純收入可達3萬元,合作社共有240個大棚,去年的純收入約720萬元。目前,她正謀劃著延伸食用菌產業鏈條,生產香菇脆片等高附加值產品。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不光為村民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也切實幫助貧困群眾摘掉了“窮帽子”。
創業的“珍珠”不止一顆——當晚,在位于浚縣的河南省炳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內,獲得“全國自強模范”榮譽稱號的電商帶頭人孫炳良現身抖音直播間,同天南海北的網友暢聊電商“生意經”。
幼年因病落下殘疾,孫炳良卻依靠電商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我帶領殘疾人學員走進直播間,絕非‘賣慘’,而是為了展示我們殘疾人自強自立的‘精氣神兒’。”他表示。
張玲是位陽光自信的“雙拐女孩”。在孫炳良的指導下,她開通了名為“勵志妞玲兒”的抖音賬號,分享生活點滴,目前粉絲已達13.5萬人,點贊量超148.8萬次。
“從未想過我也能成為‘網紅’,并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增加收入、實現就業。”張玲告訴記者。近年來,孫炳良累計培訓殘疾人學員7000人,其中3800人已在電商行業找到自己的“坐標”。
“為了促進農民工創業就業,鶴壁市正持續加大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力度,通過提升其技能水平拓寬轉移就業渠道;同時,充分發揮優勢特色產業的帶動作用,采取‘產業+基地+農戶+就業’模式,不斷拓展就業崗位來源。”鶴壁市人社局勞動就業服務處副處長張衛東表示,下一步,該市將繼續組織省級創業導師團深入企業、創業園區開展指導,嚴格落實各項就業創業補貼政策,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積極助力“六穩”“六保”。(記者|郭戈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蔣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