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鶴壁市“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區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發布會上,鶴壁市公布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通客車率達100%、站牌站亭設置率達100%,淇縣、浚縣獲得省“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稱號。
近年來,鶴壁市將“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大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客運網絡,推進農村客運市場健康有序運行。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4億元,開通服務農村公交線路和農村客運班線113條,投入運營公交車和農村客運車輛596臺,設置農村客運站亭、站牌1114個,規劃建設綜合服務平臺11個,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達100%、通客車率達100%、站牌站亭設置率達100%。其中,有661個建制村通公交,建制村通公交車比例達到85%。
今年6月,鶴壁市浚縣、淇縣順利通過了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區創建考核。
在組織創建工作中,鶴壁市充分考慮各地實際,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客運運營組織模式:一是城市公交向農村延伸;二是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三是開通周末班;四是區域化經營,確保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客車,實現了開展“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區創建工作提出的“出門見路、抬腳上車”的目標。
每個行政村都在距村委會2公里以內合理設置了停靠站點,樹立了候車站牌,群眾等車有了明確的、固定的地點。通公交車建制村的村民還可以享受60歲至69歲老人乘車半價、70歲以上老人乘車免費等優惠政策。
發布會上,還介紹了浚縣探索推出的“公交、物流、快遞、車站、電商、旅游、勞務”等多領域為一體的運營新模式,推進城鄉交通運輸服務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情況。 (鶴壁廣電融媒體記者:孫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