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犬舍內很干凈。鶴報融媒體記者 孫海瀟 攝
□晨報記者 陳艷艷
鶴壁市開展不文明養犬整治行動已經有好幾個月了,除了勸導市民規范文明養犬外,捕捉流浪狗也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街頭流浪狗數量大大減少,市民叫好的同時有疑問:捕捉的流浪狗究竟送到哪兒了?
記者了解到,這些流浪狗目前都被送到市犬業協會收容基地,該基地已經收容了八九十只流浪狗。10月20日,記者專門到市犬業協會收容基地“看望”那些被收容的流浪狗。
收容基地設有3道門
走專門通道才能看到狗
來到市犬業協會收容基地,記者首先看到的便是一道又一道鐵門。“我們這里設有3道門,這是為狗的安全負責,更是為人的安全負責。”該基地飼養員劉合順說,送狗的人只讓進第二道門,第三道門一般不讓外人進去,如果確實需要進去,得先消毒,然后走專門通道。
記者看到每一道門都上著鎖,只有工作人員才能打開。經過消毒后,記者跟隨飼養員來到犬舍,犬舍分為大型犬舍和小型犬舍,每一間犬舍門上都有編號,里面配有墊子,供狗狗睡覺使用,犬舍里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犬舍每天至少打掃兩次、消毒一次,必須保證干凈,這樣狗狗生活得才舒服。”劉合順邊說邊走到一間犬舍旁向記者介紹,“這3只小狗來的時候剛出生不久,每天都要喝奶,你看現在長得多好,胖乎乎的。”只見劉合順一伸手,一只小狗搖著尾巴就湊了上來,舔了舔他的手指,“現在這里面的狗都跟我們很親的”。
登記、消毒、防疫、觀察……
收容流浪狗要層層把關
“先來登記室登記一下吧。”正在這時,有人來送流浪狗,劉合順對前來送狗的工作人員說。
記者看到,犬只收容函上有送流浪狗的單位名稱、捕捉地點以及犬只品種、毛色、精神狀況等信息。劉合順告訴記者,登記過后,他們就會給流浪狗消毒、打疫苗,隨后將狗狗送到觀察室觀察7至10天,一切正常后才會將狗狗送進犬舍。
每一只剛進犬舍的狗狗都會先住“單間”,等熟悉了環境后,再根據品種分犬舍,“一間犬舍最多放3只狗,每天要定時定點喂食,每次喂食半小時后開始打掃衛生,除了打掃糞便外,如果天氣不是太冷,我們還會對犬舍進行沖洗。”劉合順說。
防疫室、生產室、儲藏室……
五六名工作人員“伺候”這些狗狗
“這里是生產室,狗狗生產的時候住的犬舍,特殊時期就需要特殊照顧,相對其他犬舍來說這里更舒適一些。”穿過登記室,記者看到了一排新建的犬只生產室,我們除了把狗狗的生活照顧好外,如果狗狗到了發情期,我們也會把同一品種的公狗和母狗放進一間狗舍,讓它們交配”。
與登記室相鄰的是防疫室,防疫室里B超機、治療儀等設備一應俱全。“犬只防疫、看病都在防疫室,里面設備很齊全。”劉合順告訴記者,儲藏室里存放著狗糧,一般一存就是一周的量,而且會提前一周備好,“每只狗一次能吃半斤到一斤,不能喂太多”。
記者了解到,該基地有五六名工作人員專門“伺候”這些狗狗,晚上還有人值班。
該基地收容流浪狗,愛心人士也可以去那里領養自己喜歡的狗狗。“收養人要先向我們提交領養犬只的書面申請、身份證復印件,社區還需要出具符合養犬條件的證明,我們還要對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核,最后由農業農村部門審批。符合條件的,領養人還要簽文明養犬承諾書。”劉合順說,手續比較復雜,但都是為了對這些狗狗負責,“我們還會定期回訪,了解它們的生活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