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豐源農貿市場分區明確、整潔有序。
如今的農貿市場內寬敞明亮,環境很好。
豐源農貿市場內專門設置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 。ū窘M圖片由西臣投社區提供)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陳艷艷】“豐源農貿市場現在干凈得很,蔬菜、水果、糧油都在不同的區域,想買啥直接去那個區域就行,不用來回跑著找了。”10月28日上午,正在淇濱區豐源農貿市場買菜的王女士說,農貿市場內設有志愿服務站,還備有水、急救藥品等,萬一誰有需要了可以免費使用。
位于淇濱區泰山路與九州路交叉口附近的豐源農貿市場建于2013年,占地面積約3.8畝,以前是單層的鋼架結構,由于基礎設施比較差、經營管理不規范,造成了下水道不通、污水橫流、屋頂漏雨等情況,環境較差,不僅影響了市容市貌,也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今年,淇濱區重新對豐源農貿市場進行了規劃設計,提升改造市場基礎設施,改造完成后,可服務周邊3萬余名居民。
“豐源農貿市場內共設置店鋪30余間、敞開式中島6個。”負責豐源農貿市場管理的淇濱區泰山路街道西臣投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波說,豐源農貿市場一共劃分8個區域,分別是干貨調料區、糧油區、面點區、蔬菜區、水果區、生鮮區、熟食區、水產區,配套設置安排就業人員100余人,其中殘疾人員3名。
同時,豐源農貿市場依照食品安全法要求,認真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機構,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健全入場銷售者食品安全檔案,嚴格農產品市場準入準出制。“我們還成立了農殘檢測中心,配備了專業的檢測人員,對農副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并且將農殘檢測結果進行公示。”李波說,他們就是要打造老百姓放心的農貿市場。
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打造放心農貿市場,豐源農貿市場還建立了“溯本通食品安全管理平臺”,將每件商品生成溯源二維碼,消費者通過微信掃一掃,不論商家的經營資質還是商品的進貨來源信息,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
“為了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氛圍,我們在通道兩側張貼了宣傳畫報。”李波介紹,豐源農貿市場專門設置了學雷鋒志愿者服務站,免費為居民提供急用藥箱、水、針線包等,“在服務站旁邊,我們還為顧客提供公平秤,如果顧客對重量有任何異議,可以再次復核重量,真正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