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這里引入智慧合桿,打造5G智慧生活場景;這里健身廣場、生鮮超市、燈光球場、淇河書屋一應俱全;這里處處干凈整潔,幼兒園、中小學環繞……這里不是高檔住宅小區,而是具有40余年歷史、經過改造的鶴壁市山城區奔二巷社區馨苑二區。奔二巷社區今年上半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完整社區建設試點,系全市唯一。今年年初以來,鶴壁市山城區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牢固樹立為民、惠民、利民理念,依托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更新,以完整社區建設為抓手,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健全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完備市政基礎設施、拓展公共活動空間、健全社區管理機制,打造了一批有特色、可復制、易推廣的“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升級版,讓居民生活愈發便捷舒適、豐富多彩。
堅持建補并重,完善設施功能。山城區將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提升等工作與完整社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整體設計、系統推進,實現社區生活品質提升。推進道路改造、市政基礎設施養護、慢行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打通前進路、泗濱街等4條“斷頭路”,修整朝霞街等9條道路,改造走馬塘巷、戲曲小巷等26條承載歷史記憶、兼具特色活力的街巷空間,不斷優化城市空間環境。開展公廁提升及無障礙設施、智慧安防系統、充電場所建設等工作,設立垃圾分類收集點120個,建設智慧安防小區118個,完善公廁、無障礙設施30處,為39個小區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同時,山城區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以滿足全齡生活服務需求為目標,逐項補齊中小學、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等各項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依托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淇河書屋、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定期組織教師、醫生等開展“社區特色服務大集”、“社區服務日”和老年人喜聞樂見、易于參與的益智游戲、體育健身、健康體檢等活動,擦亮“孝善山城”品牌,讓居民就近享受一站式公共服務。
拓展公共空間,提升生活品質。全國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善行山城”馬拉松賽、全國電動沖浪板聯賽……山城區以舉辦大型賽事活動為契機,加大城市社區文化體育陣地、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投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見縫插針式打造全省老年健身園、愛情游園、獬豸園等67個富有人文魅力、主題鮮明的游園公園。提升各類體育設施514處,城區20所學校體育場地免費錯時向群眾開放,打造運動健康之城。
此外,山城區還進一步豐富商業業態,滿足居民多元需求。配建裕隆優鮮、天鮮配生鮮超市,改造長風、中心農貿市場,配齊郵件和快件寄遞服務點、藥店、家政服務店、“社區工坊”等便民基本保障類商業服務設施,讓消費更便捷。因地制宜發展游泳館、咖啡廳、糕點房、智慧商店、智能快件箱等品質提升類業態,激發消費新活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強化數字賦能,提升管理效能。小區發生火災,只需打開高空望攝像頭就能準確找到失火點;在小區散步,遇到緊急情況時只需按燈桿上的一個按鈕就能求助。這么智慧化的場景,在馨苑二區就能輕松實現。
山城區在住宅小區引入智慧合桿,打造智慧服務圈,讓居民在步行范圍內就能享受到城市功能、場景體驗和生活美學有機統一的社區生活。馨苑二區聯合相關科技公司建設智慧管理平臺,打造應急管理、疫情防控、“元宇宙+醫療”“元宇宙+教育”等服務群眾的5G智慧場景。建業物業全面入駐小區,真正實現了管理更智慧、居家更安心。
在提質“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中,山城區凝聚多方合力,實現社區共治共管。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核心作用,運用“一征三議兩公開”,搭建溝通議事平臺,以“社會化、智能化、專業化”為方向,擇優篩選建業物業、智慧健康養老、文化教育培訓等第三方經營主體入駐社區,統籌民政、文化、教體、醫療等各部門資源下沉社區,形成由政府、社區、業主、物業公司、社會共同參與的管理新模式,確保建成能用、建成好用、建成常態長效。
“山城區將繼續推進城市完整社區建設,升級更多‘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把全齡友好理念落實到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細微之處,讓居民從市井街巷煙火氣中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山城區創城辦負責人劉曉棟說。(薛小磊 張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