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派出所所長和社區民警兩個崗位如何兼顧?
對此,信陽市公安局浉河分局車站派出所所長李暉的回答是:當好所長更要當好社區民警,立足崗位職責強化社區警務工作!
共和里警務室位于信陽市火車站以西的新華大市場內,雖然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但該社區建筑陳舊、地處商業區,多以空巢老人、流動人口和商戶為主,治安狀況較為復雜。
今年初,他兼任共和里警務室的社區民警后,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在公安部首批命名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板廠路派出所學習先進做法后,重新調整了車站派出所的社區警務模式。
“我們以警務室為單位開展工作,警務室之間相互聯動,確定由七名社區民警和七名社區輔警分包七個居委會,各自組建社區警務隊常駐社區,主要負責了解社情民意,開展基礎信息采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排查清理不穩定因素等基層基礎性社區警務工作,同時也負責處置日常接到的矛盾糾紛警情、較小的行政案件前期處置。”李暉說。
“雙爭”活動開始以后,他一心撲在入戶走訪中,在入戶走訪前都主動與居委會工作人員、小區樓長、社區網格員等人見面溝通,了解轄區目前的最新情況,并聯合他們展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
在新華大市場,居民李先生反映垃圾站的垃圾車停放在居民樓下影響居民生活,辦事處居委會多次協調無果,他立即趕到現場查看實際情況,并找到負責人說清利弊,此后垃圾車再也沒有停在居民樓下,保障了居民生活便利。
李暉說,“只要用心和居民打交道、為居民辦實事,他們就能向你講真話、說實話,只有同居民打成一片,才能從家長里短中聽到民聲實情,才能從根本上為轄區居民辦實事。”
不僅如此,李暉以群眾關切的侵財“小案”為出發點,靠前一步主動出擊,每周對警情數量、類型進行分析,根據可防性警情的報警時段、發案時段、發生區域制定相應的巡邏防范點,安排巡邏人員和社區民輔警在進行走訪巡邏,努力實現降警情、控發案的工作目標。
5月2日18時許,車站派出所便衣民警在四一路附近巡邏時,發現兩名男子一直在路邊停車區域鬼鬼祟祟的閑逛,不時地看著電動車。民警對產生了懷疑決定跟蹤觀察,只見兩男子行至中山路某家屬院時,一人步行進小區幾分鐘后騎著一輛白色電動車出了小區。兩人騎著電動車行至和美廣場西側時,對路邊的一輛電動車實施了盜竊,隨后,兩人分別騎著盜來的電動車逃離現場。民警立即呼叫所內警力支援,一并將2名嫌疑人當場抓獲,追回被盜電動車2輛。
“作為一名派出所所長兼社區民警,就必須把群眾的每一件小事做到最好,以永不服輸的倔勁兒認真做好基層基礎工作,用實際行動守護轄區居民的平安幸福生活。”李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