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傳統村落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基因庫”,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6月5日,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綜合審判庭走進南水北調中線干線焦作市解放區南水北調生態環境法治保護基地,開展以“用法呵護一渠清水 用情守護鄉愁記憶”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活動。
打卡法治基地 感受司法力量
2021年5月28日,由解放區法院牽頭,解放區公檢法司聯合成立的全國首家南水北調生態環境法治保護基地在南水北調西于村征遷舊址揭牌。
記憶與傳承 用情守護鄉愁記憶
“據了解,將法治基地建在此處,就是看重了舊址村民對這片故土的依戀,正是有了這份依戀和鄉愁,才能激發群眾保護環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現場,法院干警解釋道。
“哦,原來是這樣啊”“法治基地還有這樣動人的故事呢”“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在法院干警的耐心普及下,同學們發出一聲聲這樣的感慨。跟隨著法院干警的腳步,學生們先在法治大舞臺前欣賞了戲曲,隨后在沿路的石碑上了解了舊居簡介與圖片資料等內容。
保護與發展 用法呵護一渠清水
根據《全省法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的規定》及《全省法院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工作指引》相關要求,南水北調干渠沿線14個縣市區的涉行政、民事第一審環境資源案件由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法院集中管轄。
“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法院在辦理涉環境資源案件時,除法律效果之外,也更加注重和強調社會效果”,活動現場,解放區法院綜合審判庭員額法官郭倩倩這樣跟同學們說。同時,干警們選取近年來審理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例進行以案說法,普及污染環境的危害及需要承擔的后果,以此提高學生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倡導大家共同呵護生態環境,共建美麗家園。
下一步,解放區法院將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經驗,聚焦普及依法護水知識,當好“生態衛士”,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為推動轄區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建設“綠色解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