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我下高速路口了,我不敢去法院,我怕你們給我抓起來。”
“我到理工大附近了,你們能過來嗎?過來的話我就簽調解協議。”
被告人劉某一次次打電話過來,卻始終不敢現身法院,究竟是怎么回事?這還要追溯到2023年5月底了。
5月底的一天,蘇某一紙訴狀將劉某告到法院,要求其償還剩余欠款20000元及1.5%的月利息。
訴前調解中心調解員殷有利收到該起案件后,積極同劉某展開聯系,做起雙方的調解工作。起初,劉某始終不肯接電話。隨后調解員編輯信息向劉某告知相關情況,并向其說明“為維護你自己的合法權益也要接電話......”在調解員的真情話語下,劉某主動打來了電話。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電話溝通之后,劉某態度逐漸好轉,也開始和調解員吐露心聲。
據了解,劉某曾在解放區某店面經營一家水果店,員工就有6名,生意甚好。但隨著疫情的到來,帶來巨大盈利的店面也成了虧損最大的,不僅要負擔房租水電等日常開銷,還要支付員工工資等。為維持店面正常經營,劉某先后在銀行、信用社貸款,找親戚朋友借錢,最終劉某不堪重負,躲回了老家。
了解劉某所欠欠款的事情原委后,調解員殷有利對癥下藥,從情理法的角度出發,幫助劉某梳理心結。“你現在一個月能掙到5000多,每個月還個2000元.....”“你才30歲出頭,還這么年輕。誠信要是丟了,以后做啥也都困難。一定要接電話,主動去溝通。”心結打開了,劉某為盡快將此事處理好,準備從老家乘坐高鐵來焦作,但因是限高人員(限高人員是指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其高消費及非生活或者經營必需的有關消費的人員。)遂借車來到焦作,于是便有了開頭的話語。
為打消劉某的顧慮,調解員殷有利便拿上提前準備好的資料,驅車前往與劉某約定的地點。與劉某碰面后,殷有利發現劉某還是有躲避的心理,同時也看到劉某的妻子也在場。“不要躲,越躲事情越多,主動和銀行、信用社、親屬去聯系,每個月少還點,把態度放端正......”為做到案結事了人和,殷有利便也同劉某家屬做起了思想工作。
蘇某曾是劉某水果店的一名員工,因劉某2021年資金周轉困難,向蘇某借款6余萬元,期間已經陸續償還了4余萬元,現剩余2萬元未還。對于劉某目前的困難,蘇某也表示理解。
在調解員的耐心勸導和釋法明理下,蘇某做出了讓步,自愿放棄了利息。劉某也積極表示,自己將努力還款,最終雙方達成了劉某每月償還2000元的調解協議。至此,解放區法院順利調解了一起借款合同糾紛案件。
今后,解放區法院將持續加大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度,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將糾紛化解在訴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解紛需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中 原 新 聞 網 焦作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