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溫縣趙堡鎮汜水灘村過去是邊緣地帶的無名小村,處于溫縣最東邊黃河灘區。近年來,汜水灘村將“五星”支部創建作為重要抓手,以爭創“雙百雙爭”縣級明星村為目標,建設以田園觀光、鄉村體驗為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打造屬于溫縣的“詩和遠方”。
強化村莊風貌管控。依據村莊規劃,多措并舉開展村莊風貌管控。嚴格新建房屋審批程序。按照村民申報、村級審核、鎮級審批的程序,村中成立建房監督小組,全程監督房屋建設風貌;開展空心院整治。積極和村民溝通,拆除老舊房屋,整治閑置院落,鑒于村中農機較多,將部分空心院改造成農機停放點;打造村莊特色風貌。依托黃河灘區風貌,結合田園觀光、鄉村旅游,將村槐花園增種至百畝,規劃村莊精品線路,形成環形游覽線路。
全面開展環境整治。投資120萬元,對村內環境進行全面提升。提升精品環線。以精品環村路線為重點,實施“白改黑”項目2000米,道路實現全村硬化,栽種冬青、月季等鮮花綠植3000余棵,環境得到美化。建設特色鄉村。圍繞鄉村民俗、黨建文化、田園風光等主題,繪制墻體彩繪2080平方,村貌更具田園特色。污水生態利用。整治村內坑塘,新修灌溉噴淋管網3000米,將村莊內的污水、雨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引入槐花園用于灌溉,實現污水生態循環再利用。
突出本地產業特色。壯大集體經濟。流轉村集體土地600畝,年收入56萬元;投資52.8萬元建造了總面積726平方米的鋼結構倉儲,引入四大懷藥加工企業,每年增收村集體收入4萬元。發展特色產業。發揮灘區土地資源豐富優勢,種植地黃山藥2000余畝,推動村中懷藥加工產業發展,加工生地、熟地、山藥片等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實現村民增收;促進“三產融合”。打造“百畝槐花生態園”,對園內景觀進行改造提升,形成果苗槐樹套種、槐花槐蜜產品加工、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同時,利用環保資金約80萬元,將槐花園旁的坑塘整治為魚塘,打造垂釣露營基地,常年舉辦“槐花詩會”,開發文旅“亮點”,描繪詩意鄉村“新藍圖”。(李杰 程遠/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