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晉城 > 正文

高平市精心打造太行一號風景道黃梨產業經濟帶

來源:黃河新聞網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19-12-16 11:42:17

  “農民不耕田,農機過冬眠,夏秋忙兩季,一年閑半年。”這是過去農民一年的生活寫照。但今年入冬以來,高平市太行一號風景道沿線的老百姓正在廣袤的田野里種植梨樹,播撒新希望。往年的“冬閑”正被眼下的“冬忙”代替,他們在隆冬時節忙得不亦樂乎,把寒冷的冬天攪得熱熱乎乎。

“以前咱這地里都是種的玉米,靠天吃飯,遇上個干旱年,可能連種子、化肥的錢都掙不回來。今年好了,流轉了我們的土地,除了可以得到相應的地錢,還能來這里種樹、剪枝,四季有活干,這可比種玉米強多了。建寧鄉建南村村民郭子青看見記者高興的嘮起了家常。原來,村民們“貓冬”變忙冬,主要得益于建寧鄉高效流轉土地,發展特色農業的新舉措。

高平是大黃梨的主產區,距今已有1500年的種植歷史,當地現存百年以上的老黃梨樹有6萬余株,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是名副其實的“黃梨之鄉”。近年來,由于黃梨種植主要以家庭承包為主,不成規模,產品質量差、產量不高等問題使黃梨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差。

今年10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高平市扎實開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時,把黃梨產業發展后勁不足擺在了案頭,召集市農業農村局一起討論,看在哪里種植梨樹,可形成專業化、規模化種植。反復商討后,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高平市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扶持辦法》的通知:為振興高平市大黃梨產業,集中全市的人力、物力、財力,圍繞太行一號風景道,發展大黃梨產業,提升沿線景觀,精心打造高平特色的黃梨產業,構建黃梨產業體系,使全市農民真正在大黃梨產業中增收致富。今年主要發展2萬畝黃梨,力爭三年內規模達到5萬畝,打造年產值5億元的黃梨產業,形成“兩線、五區、六園”的空間布局,即沿“太行一號風景線”、“旅游公路”兩條線,途經陳區、神農、永祿、寺莊、野川5個鄉鎮,建設5個示范區;輻射帶動建寧、三甲、馬村、東城、南城、北城6個鄉鎮(街道),建設6個標準園。

種下了梨樹,如何做精梨文化,做透梨文章?高平市引進社會資本,由山西高平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園開發有限公司與各鄉鎮成立黃梨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統一購苗、統一栽種、統一指導、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把農戶生產與公司加工、銷售聯結起來,保證產品從種植、生產、銷售全過程的質量安全。

在栽植梨樹的同時,山西高平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園開發有限公司決定趁梨樹樹苗小,在樹間距中種植紅薯,為農民增加一筆額外收入。“我們就是要利用公司現有的紅薯加工基地,套種紅薯,實現流轉土地的效益最大化。三年后進入掛果期,我們還會新建8萬立方米的冷庫和4條每小時處理10噸的黃梨自動分揀生產線,以及建立配套的電力設施,做大做強高平的黃梨產業。”山西高平神農炎帝農耕文化園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斌達談起未來的規劃頭頭是道。

為了保證黃梨產業項目落到實處,建寧鄉黨員干部連續奮戰,加班加點上門做群眾工作,僅用半個月就完成了土地交付,至此,建寧鄉1000余畝的土地成功實現流轉。建寧鄉副鄉長姬文明告訴記者:“老百姓之前不了解,我們把政策給老百姓講清楚以后,他們都很支持。之前這里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在外面務工,照顧不上家里,現在在家門口就業,一家人也可以團聚。”

據了解,待果樹進入盛果期,每株產量120斤,每畝產量5000余斤,可創收1.3萬元,按建設規模5萬畝計算,可實現年收入6.6億元。圍繞太行一號風景道發展黃梨產業,不僅能形成經濟效益,還能形成“百里廊道、萬畝梨園”的特色景觀,促進當地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張玲玲)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一区在线网站 |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