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晉城訊 日前,由沁水縣完成的三項團體標準《沁水全魚宴制作規范》《沁水蘇莊黑山羊烹飪技術規范》《沁水炒饸饹制作規范》發布,12月10日正式實施。作為全縣首次餐飲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利于沁水特色美食的發揚光大,提升沁水特色名吃品牌的整體競爭力,促進全域旅游要素的補充和拓展,為新時代美麗沁水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所謂團體標準,是由團體按照團體確定的標準制定程序自主制定發布、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與行業標準相比,團體標準源于市場需求,制定周期短且工作機制更加靈活,能夠及時響應新技術新產品需求,是國家標準化改革中尤為突出的亮點和重點。
今年以來,沁水縣積極貫徹落實山西省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會議精神,以標準助推服務業發展,在連續舉辦兩屆“風味美食--美食季”大賽的基礎上,對評選出的“沁水十大名吃、五大名店、五大名廚”進行了認真的甄選,由沁水縣餐飲藥械保化協會提出,和晉城市餐飲住宿行業協會積極聯系,組織專家團隊對我縣的三項地方名吃(沁水全魚宴、沁水蘇莊黑山羊、沁水炒饸饹)全面調研的基礎上,并經過多輪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共同編制形成具有沁水特色的《沁水全魚宴制作規范》《沁水蘇莊黑山羊烹飪技術規范》《沁水炒饸饹制作規范》三項團體標準。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參照借鑒了相關國家標準,規定了沁水全魚宴、沁水蘇莊黑山羊、沁水炒饸饹的術語、基本要求、原料要求、制作工藝、衛生和儲等要求。三項團體標準制定實施便于餐飲行業品質方面的提高,推動了沁水餐飲行業標準化道路上的穩步發展。(丁海燕 王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