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區的空氣真是變得越來越好了!我想告訴更多的人,晉城變了,變得如此魅力無窮、如此美麗動人。”近日,在公園遛彎兒的李大爺久久仰望著天空,仿若召回了童年的記憶。他還不禁拿出手機拍了幾張“靚照”并曬到朋友圈。
讓百姓共享綠水青山,一直是晉城市委、市政府關心的頭等民生大事。作為主戰場、主陣地,城區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空氣質量和環境保護等問題,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打造環境網格化監管新體制,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堅持鐵腕治污,重拳出擊,圍繞打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精準發力,打出治污組合拳
為了持續改善大氣質量,堅決守住“晉城藍”,城區全面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治企、減煤、控車、降塵”四個主要環節出重拳,對癥下藥,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累計排查企業88家,對47家企業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對未完成整改的16件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供暖前完成2900戶清潔取暖工程改造任務。20蒸噸及以下工業燃煤鍋爐全部淘汰,17臺燃煤供暖鍋爐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2臺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對市區內各類施工工地使用非移動機械展情況開專項檢查,共檢查各類施工工地21家,非移動機械92臺,清退出場43臺。全面實施“以克論凈”降塵考核,截止目前,除9家長期停產或搬遷企業外,完成24家企業揚塵措施改造,完成率100%。
全力治理水污染。統籌推進飲用水源、工業廢水、城鎮污水、黑臭水體、農村排水“五水同治”。對21塊建設用地與飲用水源地重疊情況進行核查。對全區9家涉水企業實施“黃、紅”牌管理制度,按季度進行核查并進行掛牌通報。基本完成農村污水管網收集工程。建成寺底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強化北石店河背蔭橋、白水河寺底考核斷面的監測預警。與此同時,城區還持續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整治工作,完成33家露天礦山排查和綜合整治工作。制定出臺“清廢”行動方案,重點對煤矸石、粉煤灰、工業爐渣等工業固體廢物進行全方位整治。
樹牢底線思維,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今年以來,城區立足區情實際,全面部署抓落實,多方聯動促整改,對環保網格監管體系進行完善,細化污染防控職責,加強聯防聯控,將行業與屬地網格有機融合,推動解決各類環境問題3200件,召開了全市重點項目環保網格化現場觀摩會,為全市提供了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竭力服務“頭等大事”,實施“陽光施工”行動。對116家重點施工工地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施工工地進行不間斷的“篩網式”巡查,累計出動巡查460余人次,巡查工地1450余個次。
生態環境保護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面對極其嚴峻的環境形勢,城區將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督察整改為抓手,藍天保衛戰再突破,碧水保衛戰再發力,凈土保衛戰再深入,環境監管體系再做實,黨風廉政建設再加強。
加大監管力度,扎實推進污染減排,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發展與生態互動、生態與經濟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