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晉城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晉城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決戰計劃》,以市區及周邊34個重點鄉鎮(辦事處)為主戰場,緊盯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這個核心,深入推進產業、能源、交通和用地四大結構調整,提出五個方面21條具體任務,完成國家下達的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攻堅目標,推動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堅決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方面,深入推進重污染行業結構優化調整、“散亂污”綜合整治、傳統產業集群升級改造、高標準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全覆蓋推進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全流程開展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6月底前,完成市健牛工貿有限公司、市太行鈣品有限公司、市白馬納米材料廠搬遷;9月底前,晉城福盛鋼鐵有限公司東廠完成產能置換;12月底前,完成晉城市春晨興匯實業有限公司、山西漢通鑫宇科技有限公司、晉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晉城市太陽石實業有限公司搬遷和40萬噸焦化產能壓減年度任務。加快推進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天溪煤制油分公司搬遷進度和全市含有間歇式煤氣化裝置的煤化工企業提檔升級、結構調整。10月底前,退出市區建成區未達生態環境部《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工業企業分類管控標準A級和B級標準的鑄造企業。對工業集中、污染嚴重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等量置換或減量置換管理,實現區域內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只減不增”。6月底前,全市所有鋼鐵(冶鑄)行業完成有組織、無組織、運輸環節超低排放改造監測評估備案工作,長期停產、列入政府搬遷計劃或實施產能置換的,必須完成監測評估備案后方可投入正常生產。對全市域范圍內的308家企業1029座工業爐窯開展工業窯爐污染治理專項行動。
堅決實施散煤清潔化替代方面,完成散煤替代、強化煤質監控、深入開展鍋爐綜合整治,優先發展符合要求的清潔化燃煤供暖和工業余熱供暖。10月底前,完成經國家備案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改造內容和目標。組織做好潔凈煤供應保障,確保潔凈煤符合質量標準要求。開展民用煤質量專項整治行動,對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民用煤以及在“禁煤區”銷售煤炭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9月底前,完成燃煤鍋爐摸底排查工作。12月底前,關停整合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供熱鍋爐。
堅決推動運輸結構綠色化方面,大力推進“公轉鐵”、強化機動車環保排放監管、加強車用油品質量監管、加快機動車結構升級、嚴格新注冊登記機動車管理。全市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原則上全部修建鐵路專用線。18家重點煤礦企業全部接入鐵路專用線。全市大宗貨物運輸以鐵路為主的格局基本形成,煤炭、焦炭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出省煤炭、焦炭基本實現全部鐵路運輸。鋼鐵、電力、焦化等重點工業企業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在柴油車通行主要路段建設遙感監測點位。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基本消除柴油車排氣口冒黑煙現象。嚴厲打擊生產、加工、銷售不合格油品、車用尿素行為,實施黑加油站(點)動態清零。組織開展車用油品質量監督檢查,對檢查發現的不合格油品予以收繳。全面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輛,12月底前,市區建成區公交車、環衛車、出租車基本更換為新能源汽車。
堅決提升揚塵污染管控水平方面,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全面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加強降塵整治。建立完善全市露天礦山綜合整治臺賬,持續開展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的清理;8月底前,關閉市區建成區及周邊露天礦山。6月底前,各縣(市、區)完成城市主次干道、大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和工礦企業周邊暴露砂堆、煤堆、渣堆、土堆、垃圾堆等各類不規范堆場清理。依法嚴查渣土運輸車輛未按規定時間和路線行駛、沿途拋灑、隨意傾倒等行為。
堅決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方面,全面加強監測預警、果斷啟動應急響應、夯實應急減排清單、強化應急減排措施的執行。在秋冬季等重污染天氣多發時節每日進行環境空氣質量會商研判,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加密會商,為精準應對重污染天氣提供決策依據。9月底前,向社會公布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