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讓我和老伴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的收入,日子也越過越好了!”近日,高平市馬村鎮東周村58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連發平一臉開心地說。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高平市充分運用就業扶貧相關政策,針對農村一些貧困戶年齡偏大、無技能、勞動能力弱、無法外出就業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訂制了公益性崗位,有效增加了貧困戶的收入。
連發平的妻子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兩個孩子也沒有固定收入,家里除了政府發放的低保金外,全靠他種地和編織掃帚維持生活。今年5月份,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連發平申請了公益性崗位,被聘任為村里的護林防火員,他的妻子也做起了鄉村保潔員,兩個人每月都能領到350元的固定工資。
為了解決像連發平一樣家庭的收入問題,高平市采取縣鄉兩級政府共同出資的辦法,以人定崗、因人設崗,采取就近就便原則,為農村貧困戶設立了鄉村保潔員、道路維護員、護林防火員等六類公益性崗位,貧困戶當起了“工薪族”。
鄉村公益性崗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了經濟收入,有效破解了群眾就業門路少、增收渠道窄等問題。據統計,今年以來高平累計為876個貧困人口提供了公益性崗位。(段云雷 郭姬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