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晉城訊 今年以來,晉城市生態環境局陽城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提升生態環境系統優化營商環境能力。
一是提前介入,開辟綠色通道。對151項重點工程進行梳理,建立提前介入機制,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產業政策、選項選址、環評風險等指導,開辟了綠色通道,全程協助辦理。
二是創新環評方式,優化管理流程。嚴格按照《山西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正面審批清單》要求,對原來需要登記表備案的18個項目實行了豁免,對原來需要辦理報告書的2個養殖項目實行了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報告書、報告表的審批時限由法定的 60天、30天縮短為15個工作日;實行承諾制審批的時限為5個工作日。
三是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系統建設辦公。積極推行“不見面”環保審批,實行線上受理。疫情期間進行政務服務+互聯網選址25次,疫情緩解后,共進行踏勘116次。
四是轉變窗口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變“坐等”審批為主動服務,建立項目咨詢制度,通過電話、網絡、微信等形式進行交流,為企業提供準入政策、法律法規、環保手續辦理等全程咨詢服務。
五是跨部門聯合,變“執法”為“服務”。重點是在生態環境部試行的“一證式管理”改革新模式中,邀請縣畜牧獸醫中心跨部門聯合,邀請市生態環境局技術人員,對陽城分局的監察人員和全縣畜牧獸醫站站長進行畜牧業排污登記專業技術培訓,由監察人員和畜牧獸醫共同入戶上門,手把手指導,面對面操作,完成了280家畜牧養殖戶的排污登記。
六是特事特辦,保障民生工程。為北留鎮皇城村辦理“環境綜合治理建設項目”違法赦免,對其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輕微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后果的行為,同意不予處罰,并出具了《晉城市生態環境局陽城分局關于皇城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審批建議》,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審批和開工建設。(晉城市生態環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