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晉城 > 正文

為藝筑夢 不負韶華——記晉城市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陳素琴

來源:太行日報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07-14 15:55:18

  凡是聽過陳素琴戲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會不由自主地為她喝彩。大家都說,陳素琴的戲是從心底唱出的溫情與感動。

  在30余年的舞臺生涯中,從“梅花”到“白玉蘭”,從傳統戲到現代戲,陳素琴一邊收獲一邊成長,臺上演著戲,心里放著戲,她無可爭議地成為了“上黨梆子新一代領軍人物”。

  “梅花”香自苦寒來

  陳素琴從小熱愛戲曲。12歲時考入高平藝校,邁向了藝術殿堂的第一步。

  藝校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只要能學戲,陳素琴就很高興。為了練好嗓子,在寒冷的冬日,她在操場上練習;為了練好水袖功,她的手腫得握不住筷子;為了練好跪步,她膝蓋上的皮掉了一層又一層。畢業時,她已經做到了唱、念、做、打全面開花,舞臺上靈氣十足,可以出色地完成《三關排宴》《表花》等難度比較大的劇目。

  1988年,陳素琴成為高平市人民劇團的一名演員。

  陳素琴對角色有著很強的領悟力,凡事特別用心。別的演員在臺上演出時,她總在后臺留心觀察,仔細揣摩每一個角色,時間長了,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她都能演。有一次劇團演出《佘賽花》,演楊繼業的演員不在,團長給她劇本讓她演,她化好妝,看完劇本就上場了。別的演員說她進入角色快,她卻說,這靠的都是平時的積累,要不,哪有勇氣站上去。

  陳素琴的演出機會越來越多,她的才華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記住。父親生病期間,為了不耽誤演出,她都不能守在床前照顧,只能在父親去世后,才到父親的墳頭痛哭一場,她告訴父親:“我會唱出個樣子給你看的。”每每想起當時的情景,陳素琴都會流淚,為這永遠的遺憾、為這沒有任何語言可以表達的深愛而自責。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1年,她創作并領銜主演的傳統戲《陳圓圓》,劇目榮獲第六屆中國“映山紅”民間戲劇節演出、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12項大獎,個人榮獲演員一等獎。2002年,因在《陳圓圓》及《殺妻》《驚瘋》中演技精湛,榮獲第十九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之后,陳素琴一發而不可收,《西溝女兒》中的申紀蘭、《深山臘梅》中的蘭英、《紅腰帶》中的杏花、《太行娘親》中的趙氏……她在戲曲舞臺上綻放出了奪目光彩。

  筑牢上黨梆子發展的根基

  2014年,陳素琴調任市上黨梆子傳習所所長。在此之前,她已在高平市人民劇團做了十五年“掌柜”,把一個瀕臨倒閉的劇團搞得風生水起。

  平臺高了,團隊強了,她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筑牢上黨梆子發展的根基,她在加強管理、創作劇目、培育新人等方面狠下功夫。

  沒戲就“沒戲”,舞臺上沒有作品不行。陳素琴把藝術創作放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氣去抓。幾年來,先后創作排演了《程顥書院》《郝經》等多部大戲,改編上演了《梁紅玉》《啞女告狀》兩部歷史劇,繼承復排了《忠烈千秋》《闖幽州》《白蛇傳》等傳統戲,初步形成了新創劇目打局面、移植劇目闖市場、傳統劇目練隊伍的可喜局面。

  2015年,市職業技術學院上黨梆子表演專業的30余個學生畢業,陳素琴全部招到了團里。有人說她傻,自尋煩惱。她卻笑著搖搖頭,“我當然知道人少些,負擔會少些,我也更輕松些。

  但劇團的發展和傳承,離不開年輕人,不能鼠目寸光,不能光顧頭不顧腚。”

  演員這一行,拼功夫、拼技巧、拼到最后是演員的修養和對人生的感悟。陳素琴提倡、支持、鼓勵甚至強迫演員們多讀書、讀好書。在她的提議下,團里開展了“以老帶新”活動,劇團領導和資深演員一帶一培養年輕演員;“以演帶培”,把實際排練演出當做培養人才的過程;“以會代訓”,利用總結會、講評會、研討會和劇情、角色專題分析會進行有針對性培訓。春華秋實,一大批中青年演員迅速成長起來,劇團形成了以中青年演員為主、行當齊全、角色整齊的演出陣容,深受觀眾的喜歡和愛戴。

  在陳素琴看來,只要能唱戲,生活就有希望,她就不會抱怨什么。事實上,為了戲曲事業,陳素琴的身體已經過度消耗。她的頸椎有問題,腰椎也不好,經常腰疼。頭疼、失眠、胃病也時常困擾著她,包里常年裝著各種類型的藥……

  讓更多人喜歡上黨梆子

  靜時令人贊嘆、悲時讓人一道動容,大型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里的母親“趙氏”成了近年來戲劇舞臺上的又一經典形象。趙氏的扮演者,正是陳素琴。

  陳素琴告訴記者,藝術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用傳統藝術講好當代故事,用地方藝術講好民族故事,是戲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她希望通過不斷地創作實踐,努力探尋與時代相契合的創作路徑,推出好作品,讓更多人愛上上黨梆子。

  正是出于這樣的初衷。2016年初,陳素琴萌生了創排《太行娘親》的想法,這是一部反映太行山抗日題材的現代戲。

  在得到市委宣傳部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陳素琴開始創排《太行娘親》。她多次邀請著名編劇李莉打磨劇本;先后召開了近200人次的專家座談會,劇本修改了十幾稿,搬上舞臺后又修改了6次;每次演完,召集所有主創人員立馬集合在一起商量并制定進一步的改進方案……在此基礎上打磨出的《太行娘親》,感動了一批又一批觀眾。

  期間,陳素琴攜《太行娘親》兩次進京、兩次赴滬,國家大劇院夏季演出季、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暨優秀民族歌劇展演等重大演出活動從未缺席,《太行娘親》在全國持續叫響。

  《太行娘親》出彩的不僅是主角,劇中飾演“梨花”的“90后”演員張晶也獲得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太行娘親》中,從‘50后’‘60后’再到‘90后’‘00后’,每一代演員都有,這說明我們的劇種傳承做得好。”陳素琴說。

  2019年,對于陳素琴來說,可以稱得上是收獲頗豐的一年:憑借在上黨梆子《太行娘親》中的出色表現,先是摘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接著又獲評文華表演獎。還被授予“山西省特級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陳素琴說:“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把團帶好、把戲唱好、把人做好,是我的本份,也是我的責任。我將繼續努力,為藝筑夢,不負韶華。”(記者張明明)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日本中文字幕第一页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