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第一例,高能黑科技專治老賴
陵川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貼出全省法院首張電子封條。
執行干警張貼被執行人信息,對其違法行為進行曝光。
“視頻證據已經傳到有關部門,請勿繼續破壞本設備。”7月15日,陵川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干警集結前往崇文鎮甘井掌村對一公司房屋進行查封,并貼出全省法院首張電子封條。執行干警當場進行試驗,一旦有人對電子封條進行破壞,電子封條就會自動發出聲光警告,執行干警的手機馬上就能收到破壞封條的證據。
電子封條,全稱“智能電子封條監控系統”,基于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領域相關信息化技術研發而成,能固定在進戶大門,使用簡單、方便、牢固,可反復使用。
此次被電子封條查封的房屋屬于被執行人李軍玲。在被告陵川縣隆鑫鈣業有限公司、李軍玲與原告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中,被告李軍玲在原告某公司購買汽車一輛,由于資金短缺,向原告借款20萬元,后未按期履行還款義務。經陵川縣人民法院調解,雙方自愿達成協議,被告陵川縣隆鑫鈣業有限公司、李軍玲在約定時間前連帶償還原告某公司借款及本金6萬元,但被告仍未按照約定時間履行還款義務,故陵川縣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的公司進行查封。當天,除粘貼電子封條外,執行干警還在村內張貼被執行人李軍玲的信息,對其違法行為進行曝光。
現場看到,電子封條非常堅固耐用,整體呈長方形,兩側是突出放大的黃底,中間的“封”字格外顯眼,還配有攝像頭、小電子屏、查封公告放置區、二維碼等科技因素,內設伸縮槽,可以延展收縮,附著于門上的面積更大、范圍更廣,能夠更好地起到封禁作用。在右上角印有二維碼,被執行人和相關人員用手機掃碼就能閱讀相關法律文書,了解該房屋被查封的原因,方便被執行人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暢通相關人員和法院之間的溝通。
電子封條將高效、精準、強力、善意的執法行為合為一體,有效震懾失信被執行人,提高執法效果,提升群眾滿意度,是將司法和科技有力融合的一次重要探索。電子封條的使用,將開啟晉城市兩級法院新的“互聯網+智慧執行”的執行新模式,為解決執行難增添了利器,可有效提升司法權威和人民群眾對執行工作的滿意度。
功能介紹
視頻監控,對查封財產情況進行實時視頻監控,一旦發現違法行為,可快速有效響應。
一鍵報警,當電子封條受到近距離碰觸時,會將警報同步到平臺,申請人、執法人員可第一時間收到警示信息。
數據取證,當有人試圖破壞封條時,設備會立即播放警告語音,并拍下破壞者的視頻照片及時傳至查封管理平臺。
可視化,對案情進展及財產保全情況進行可視化監管,全方位提高執行效率。
大數據智能分析,可對被查封財產信息被觸及情況及視頻監控數據進行智能分析,提高執行效率。
查封財產管理,執法人員可通過該平臺進行查封管理、財產信息查詢、修改等操作。
電子封條的厲害之處
紙質封條易被人為損毀且難以查找“肇事者”,給執行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而電子封條更牢固,克服了傳統紙質封條易脫落、易被人為損壞的弊端,更加方便調查取證,震懾“老賴”,提升執行權威。
電子封條體內有攝像頭感應裝置,可對查封房產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和取證。一旦有人試圖破壞,想要打開房門,設備內置報警器便會自動播放法院的警告語音,告知擅自破壞封條的法律后果,同時將破壞者違法行為的現場照片發送至執行員手機終端,有助于法院第一時間知悉情況、固定證據,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不僅能幫助法官及時發現在執行過程中轉移、毀壞執行現場的行為,還能有效威懾被執行人。
電子封條是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晉城市兩級法院將進一步深化運用電子封條,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法律義務,維護司法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