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平市三甲鎮北莊村,記者的視線立刻被大街小巷的牌匾所吸引。只見一塊塊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部監制的“光榮之家”榮譽牌,鑲嵌在村民的大門或院墻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高平市三甲鎮北莊村,現有445戶,1257口人,屬高平市三甲鎮管轄,別看該村村子小,出過的英雄可不算少。從1944年至今,共有134人參加過八路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志愿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其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有18人參軍、參戰,6人光榮為國捐軀。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兩人赴朝作戰。自1955年實行義務兵役制至今,全村共有112人應征入伍(其中女兵3人)。僅1969年,全村就有12名適齡青年應征入伍。現有現役軍人14名。
據村里老人介紹,北莊村不僅當兵的人數多,而且兵員質量也很高。在他們服役期間,小自班長、大到旅長,任過“官職”的有78人;立過三等功以上和受過部隊以上表彰獎勵者多人。其中曾在某部服役的戰士李良,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時曾參加了海軍方隊,接受了國家領導人的檢閱。2005年7月30日,時任山西省軍區后勤部副部長的郭繼祥,曾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
北莊村之所以能出這么多優秀的人民子弟兵,除了與該村文化底蘊厚、人口質量高、國防觀念強等因素有關外,還與軍隊先后兩次進駐、駐防北莊村有關。
據了解,早在1939年,八路軍115師344旅就曾進駐北莊村,并在此召開了旅部黨委會,朱德總司令蒞臨講話。至今,朱總司令等高級將領與村民下象棋、同戰士們打籃球等故事還在當地廣為流傳。時隔30年后的196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坦克師35團一營三連駐防北莊村,村民們為駐防部隊騰房子、挪教室……戰士們為鄉親們擔水、掃院、干農活等場面仍深深銘記在該村許多老人的心里。
也正是這兩次部隊進駐、駐防北莊村才結出了“軍愛民、民擁軍”的果實,才有了后來的村民崇尚軍隊、擁戴軍人、向往部隊,積極參軍報國的情懷。也才有了今天的“軍人村”。(王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