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建設中的東南新區學校。
8月12日至13日,是晉城市東南新區學校首批新生預報名的日子,令當地居民興奮不已。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該學校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實現招生目標,目前已進入緊張的開學準備階段,它的建成將極大地緩解東南片區孩子上學難問題。
東南片區是晉城市重點發展區域,隨著山門公園建成、市人民醫院易址擴建和萬達廣場入駐,未來也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地帶之一。但是作為一個常住人口近5萬的大型居住片區,卻只有3所村辦小學,且教育教學設施落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規劃建設東南新區學校。”本著“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原則,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決策,并將其列入2018年、2019年市級重點工程,由此開啟了東南新區學校建設的新篇章。
科學規劃,穩步推進 東南新區學校建設實現良好開局
民生之重,莫過于教育。
近年來,晉城市新建學校(幼兒園)33所,完成投資12.5億元;先后投入4億元實施義務教育學校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提升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教學設施設備。尤其是東南新區學校建設全速推進,丹河新城教育園區項目開工奠基,更是吹響了“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先鋒號。
東南新區學校,作為東南片區規劃的唯一一所九年義務制學校,總投資1.96億元,輻射周邊十多個住宅小區,惠及5萬多名群眾,可有效解決周邊居民子女上學難題,對優化市區中小學校布局、推動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秉持著先規劃再建設的原則,該校起點更高、標準更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項目現場調研,并就學校建設提出具體要求。實地調查研究、多方征求意見、不斷修改完善……建筑設計方案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最大限度凝聚起廣泛共識。
2019年5月14日,東南新區學校按照“起點高、理念新、發展快、高質量、現代化、有特色”的要求,向全社會公布了設計方案總平面圖。
家住君悅灣小區的郝先生激動地說:“東南片區終于有學校了,盼望早日開工、早日建成!”
協同配合,共擔重任 東南新區學校建設邁出堅實腳步
“提前一年建成招生。”按照原計劃東南新區學校初定于2021年秋季招生,整個過程需要3年時間。面對廣大市民的熱切期盼,市委市政府莊嚴承諾。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2019年9月9日,市委書記張志川第一次深入東南新區學校項目工地調研時強調:“東南新區學校是老百姓眼睛盯著的事情,關系到3000余名孩子上學問題,一定要加快速度,抓緊施工,確保202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東南新區學校的建設,承載著深厚的為民情懷。為此,市委市政府多次組織市教育、住建、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和城區政府,對新施工方案進行現場部署,要求各部門通力合作,搶抓時間推進項目建設。
城區政府作為責任單位,克服一切困難,倒排工期,一天一天扣、一天一天趕;開發區街道辦事處作為具體負責單位,重新制定工期表,縮短總體施工時間,確保校園主體設施提前完工;施工單位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每天組織300余名建設者緊張施工,僅用40天時間完成采空區治理后,主體開工建設……
從每一個崗位做起、每一個環節抓起,各級各部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齊心協力推動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確保東南新區學校提前一年實現招生目標。
政策引路,先行先試 助推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為加快項目手續辦理速度,各級各部門對東南學校項目審批實行特事特辦。
其中有一件事情讓開發區街道辦事處主任黃海剛印象深刻:當時主體工程開工在即,環評手續遲遲沒有辦理下來。市行政審批局按照口頭承諾制,緊急召集專家在太原對環評報告進行評審,及時保障了施工建設順利推進。
“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施工單位緊盯“元旦實現主體工程封頂”的目標,加班加點、全力沖刺,準備大干四個月。然而面對2019年“冬防”的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對全市建筑工地實施嚴格管控,這其中就包括東南新區學校項目。
“群眾盯著的事情,一天也不能等。要全力保障東南新區學校的建設,全市只要有一個工地開工,東南新區學校就必須開工。”關鍵時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作出指示,為東南新區學校建設再一次“吃下了定心丸”。
面對大氣污染指數逼近紅色預警,作為全市范圍內僅有的兩個重點工程之一的東南新區學校項目,市生態環境局派專人現場指導工地防塵、土方施工抑塵等工作,同時對項目建設大開綠燈,只要PM10不超標,允許該項目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渣土車和商砼車,最高峰階段批準40余輛渣土車24小時不間斷清運土方,2個月時間完成了27萬余立方米土方清運,刷新了全市土方清運速度。
“市委市政府這么支持東南新區學校建設,我們更應該加班加點干才行。在冬季最寒冷期間,項目施工方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采取提高原材料標準、實施保溫作業等方式,千方百計保障項目建設不停工。”東南新區學校施工單位負責人黃剛對記者說。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施工單位開足馬力,2020年1月底順利實現主體框架封頂。
疫情大考,完美交卷 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東南新區學校的復工計劃。如何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提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項目復工復產,是市委市政府始終關心的大事。
2月22日,市委書記張志川再次深入東南新區學校調研時強調:“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各級各部門要堅持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嚴格疫情防控,科學有序復工,確保學校建設按期投入使用,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
在城區住建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2月15日啟動復工手續,2月23日采取“分批返晉、集中到達、集中體檢、集中隔離”的方式,組織9批次93名外省籍工人返崗,3月中旬東南新區學校實現全面復工。
“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語重心長的話語響徹耳畔,為東南新區學校建設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信心。復工以來,各項目參建單位一手抓疫情防控,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采取全封閉管理,定人定崗定責,確保疫情期間工地安全;一手抓工程建設,重新調整施工計劃、優化施工方案,想方設法追趕工程進度,做到了“兩手抓”“兩不誤”,在疫情大考中交出了完美答卷。
困難之處顯擔當,越是艱難越向前。在這場疫情大考中,責任單位嚴督進度、協調保障,具體負責單位積極配合、勇于擔當,施工單位緊盯目標、倒排工期,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東南速度”。
以督促戰,查出實效 確保“督”見成效,“查”有結果
東南新區學校開工建設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安排專人對項目進行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先后32次深入東南新區學校實地督查督辦,累計形成16期督查報告,確保群眾關注的熱點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按照慣例,東南新區學校2020年秋季開學只招收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新生,然而特殊情況使“一年級開學”不能滿足群眾需求,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通過《督查專報》建議,教育部門要打破固有慣例,大膽創新,實行全年級開班。
4月21日,城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全年級開班方案。4月23日,通過各媒體平臺向全社會及市民公布:秋季開學,東南新區學校將招收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新生,二圣頭小學、東上莊小學、山門小學秋季即將升入二至六年級的學生,將整體并入東南新區學校,實現一至七年級全部開班。
從“一年級開學”到 “一至七年級全部開班”,這絕非“督查落實”個例。在學校建設過程中,項目推進到哪里,督查就跟進到哪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公園里一期居民因為落不了戶,肯定會影響到這個小區孩子的入學。”6月15日,郭團朝校長的一句話像一塊石頭壓在了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心上。“建設東南新區學校的初心,就是要解決周邊小區適齡兒童的上學問題,不能因為小概率事件影響全局。”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工作人員當即電話聯系公園里小區相關負責人,督促他們盡快為小區業主辦理落戶手續。6月20日,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對落戶情況進行“回頭看”:“6月底前,所有需要辦理落戶手續的住戶均完成辦理。”收到這樣的答復后,大家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家住公園里小區的劉女士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家就住在小區,由于一直沒落戶,這些日子天天找物業,發愁孩子上學問題,沒想到市委市政府也在積極幫我們解決煩惱,現在孩子上學不用愁了。”
“高標準起步、高質量發展”,既是建設理念,更是實踐邏輯。7月10日和7月13日,市委市政府督查辦公室兩次來到東南新區學校查看工程收尾情況,針對實驗室輸水管道和教職工宿舍設計存在瑕疵情況,現場建議責任單位、施工單位和學校領導班子要“走出去、引進來”,到新建的幾所學校參觀學習,借鑒其他學校經驗,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不僅要做到“人無我有”,更要邁向“人有我優”。
“督”見成效、“查”有結果。曾經在東南新區學校建設中出現的民生“難點”,在各級各部門抓重點、破難題、辦實事的工作作風下,已經轉變為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的民生“亮點”。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保障東南新區學校高質量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原則,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人民群眾。
今年6月,隨著《2020年市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區劃分方案》的公布,東南新區學校籌備組隨即成立,開通招生咨詢熱線,解答市民疑問。
“招收二年級學生嗎?”“三年級的學生想轉學回來,可以嗎?”東南新區學校校長郭團朝發現,每天接聽的熱線來電中,關注二至六年級學生轉學問題的占到70%。心懷“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奮斗目標,城區教育部門和東南新區學校班子成員反復溝通協調,共商轉學事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將群眾眼睛盯著的事情辦成群眾滿意的事情,針對這段時間群眾反復咨詢轉學事宜,我們將針對學校的班額和軌制,對符合條件的學生盡可能滿足需求,真正把東南新區學校辦成群眾滿意的學校。”城區教科局二級主任科員楊立新表示。
3月20日,東南新區學校籌備組進駐學校,從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到確定“三風一訓”管理制度,從確立“三卡六步”教學模式到籌劃校園文化建設,聚力打造一流學校的探索打開了大幕。6月中旬,城區政府出臺政策,公開引進31名年輕教學能手、招聘10名應屆畢業生、從全區各中小學選調一批經驗豐富的教師充實到學校,形成梯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為東南新區學校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優良基礎。“我們將以教育現代化為目標,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以教育提質工作為契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全力打造學生喜歡、教師熱愛、家長信賴、社會認可的好學校。”說起東南新區學校未來的發展,郭團朝信心十足。
道行致遠,不忘為民初心。東南新區學校高標準起步、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正徐徐鋪展。走進東南新區學校,帶給你的不止是對“快速度”的追求,更是對“高質量”的保證。
群眾滿意排第一 打造晉城教育優質發展“新樣板”
一所學校,從規劃到投用;一個教育資源向東南新區布局的決定,從啟動到成型……這些微觀變化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傾力民生事業的最直接體現,這不僅詮釋著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狠抓落實,堅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戰略決策,也記錄著全市上下各級各部門以實干的勇氣、創新的智慧,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真正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生動實踐。
“我們大晉城越來越好了,期待!”“感謝市委市政府和東南新區學校的建設者。”“真正體現了為老百姓謀幸福、辦實事、做好事的初衷。”“辦優質學校,出優秀人才,必須點贊。”“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很幸運我家孩子趕上東南新區學校小學一年級的招生……”市民的點贊聲、感謝聲不絕于耳。
一年前,7.59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草木葳蕤,荒蕪一片;一年后,同一片土地上,建筑精巧,設施齊全,一所現代化的嶄新學校拔地而起。建成一所高質量的學校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東南新區學校給出了參考答案。
在晉城教育的宏大布局里,東南新區學校必將成為重要而閃亮的篇章,書寫著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的壯美詩篇。
“一切為了群眾滿意!”始終本著這樣的初心,東南新區學校必將成為晉城教育優質發展的“新樣板”。
前景可待,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