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樂隊線上音樂節現場。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專場,與市民互動很熱烈。
“‘晉文文’是誰?”
“‘晉’代表‘晉城’,第一個‘文’代表‘創文’,第二個‘文’代表‘文藝’”。
……
5月15日,晉城市澤州縣東四義村,“晉文文”系列活動首場演出現場,臺下的村民們大聲給出了答案。
時隔一年,那個去年火爆全城文藝界的“網紅”——“晉文文”,帶著新的創意升級回來了。走進社區、村莊、劇場……不同的主題,直播的方式。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特殊背景下,“晉文文”用新穎別致的方式告訴每一個市民:“創文”也可以很潮很酷!
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參與度,既要“送”文化、也要“種”文化、更要“興”文化。“晉文文”通過一系列活動,已經把創文“種”進了廣大群眾心里。
A、直播+互動“云端”創文效果好
“晉文文”是晉城市去年打造的傳播文化、傳遞文明的文化品牌。以新時代文藝輕騎兵為演出班底,帶著讓文化浸潤城市,讓文明滋養人民的夙愿,“晉文文”系列活動走進了市區廣場公園、社區游園、老街新城。“文藝節目+文明創建知識有獎互動問答”,“文藝節目+現場真人分享身邊感人故事”,“晉文文”用零距離與老百姓互動的方式,用時尚貼心的文藝表現形式,一度成為市民追隨的“明星”,舉辦了14場公益演出活動,惠及市民30余萬人。
受疫情的影響,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今年“晉文文”系列活動采取了直播+互動的形式,繼續和大家在“云端”見面,第一場就選在了澤州縣東四義村,以“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為主題,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場演出都圍繞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這一主題展開,共有20余萬名網友在線觀看,全新的演繹方式,不僅帶來了火爆的人氣,還收獲了如潮的好評。
在線觀看人數最多的,則要屬“守護文化晴空”——晉文文‘掃黃打非’云專場活動,活動共吸引了98萬余名觀眾收看直播,有專業的歌舞,也有接地氣的三句半、快板,原本嚴肅的主題,市民在輕松愉快氣氛中有了更深的認識。
每次在舉辦活動的過程中,互動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愿服務的精神等創文知識,主持人都會和現場及收看直播的觀眾進行互動,答對的觀眾就能領到創文的文創產品,購物袋、圍裙、紙抽等等,都是常用的生活物品,群眾在不知不覺中就了解創文知識。
據統計,今年“晉文文”系列活動共舉辦了9場活動,其中7場進行了直播,吸引了280余萬人次觀看,收看人數在晉城各類直播活動中是數一數二的,為晉城市的創文工作添了一把火。
B、主題+創意每場都有新感覺
去年,“晉文文”系列活動走進了市區廣場公園、社區游園、老街新城,和全市人民來了個“親密接觸”。今年,經過主辦方的精心策劃,“晉文文”全面進行了升級,每一場主題都不一樣,宣傳更加精準,更加貼合“創文”主題,觀眾每場的感覺都不一樣,吸引了更加廣泛的群體收看參與。
7月29日,“南來北往的云啊,請你停一停。帶上祥和的祝愿,福佑天地安寧……”一首優美的《南來北往的云》,拉開了“晉文文”系列活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0年晉城市原創抗疫作品音樂會的序幕,13首來自晉城本土音樂人之手的原創抗疫作品,把觀眾的思緒又拉回到了那個抗擊疫情的特殊時刻,《山西援鄂醫療隊隊歌》更是把整場活動帶向了高潮,這出自晉城大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牛宏之手,現場觀眾一次又一次的掌聲。線下氣氛熱烈,線上同樣火爆,31萬余人通過直播觀看了本場演唱會。
7月17日晚7點,“《生如夏花》——晉文文的夏天本地樂隊線上音樂節”如約而至。末藍、過載、PM3.0、MM、魔音、船錨6支本土樂隊以及其他本土音樂唱作人傾情獻唱,他們分別組成“晉晉隊”和“文文隊”在魔音琴行和晉廣聲光兩個場地交互演出,這也是“晉文文”系列活動的“第一次”。演出形式新穎,引人入勝,為樂迷們打造了一場“云端上”的原生態視聽盛宴。
此外,掃黃打非專場、鞏固脫貧成果上黨梆子專場、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戲劇專場等“晉文文”系列活動也場場不同,場場都有亮點,每個專場都能引起觀眾的共鳴,給市民帶來一次次全新的體驗,提高了大眾對創文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C、專業+民間,和老百姓很貼近
“晉文文”非常包容開放,參演的除了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市上黨梆子劇院等專業團體外,還有市“唱響晉城”合唱團等民間團體加入,以及很多有一技之長的文藝愛好者參與,“晉文文”把晉城市文藝界力量有效調動了起來。
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是集舞蹈、聲樂、曲藝小品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和門類為一體的綜合藝術院團,參演了國內首部大型水上實景劇《古堡!古堡!》、太行山旅游文化節等,是晉城市專業水準非常高的藝術團體。一直活躍在絢爛的聚光燈下,市民只能在大型晚會上才能見到他們。“只要是創文的事,我們一定參加。”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經理邢佳說,這些專業的演員主動放下了身段,跟著“晉文文”到處跑,跑進了農村、社區公園,走到群眾的身邊,一跑就是兩年。“演員們真接地氣,‘晉文文’真牛!”西上莊夏匠村的居民忍不住點贊。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8月16日,一首首紅歌在圪塔社區響起,社區居民聽得如癡如醉,參演的是“唱響晉城”合唱團,這是一支由普通民眾組成的群眾性團體組織,常年活躍在體育場、公園、廣場等地,為群眾送去歡樂,今年也加入了“晉文文”的行列,為創文吶喊助威。小區居民李師傅高興地說:“整個社區就像過大年一樣,歡迎下次再來我們社區唱紅歌。”
除了演出團體外,很多有一技之長的文藝愛好者,也跟著“晉文文”一路走來。本土知名的青年相聲演員張浩、田野,他們結合本地元素創作的作品,用晉城話演繹出來,很有特色,深受群眾喜愛。本土魔術師耿寧,每次演出都要根據主題,進行獨特設計,大家在“見證奇跡的時刻”,深化了對主題的認識。還有許多的民間藝人都登上了“晉文文”的舞臺,一起播種文化、傳播文明。
市民王蘇耐是“晉文文”的粉絲,去年就跟著在廣場公園看了很多場演出,今年更是場場不落地收看了“晉文文”的直播,她告訴記者“‘晉文文’有意思,和咱老百姓離得近。”
通過一系列活動,“晉文文”的名字更加響亮,匯聚起了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的最大公約數,把創文真正“種”進了群眾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