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之下,四處飛濺的鐵花如煙花般璀璨奪目,真是太漂亮了。”日前,來自山東青島的李先生在觀看了晉城市司徒小鎮的《千年鐵魂》表演后,驚嘆古人的智慧和技藝。
今年暑期,司徒小鎮開啟“消暑”模式。“這段時間每晚都安排兩場《千年鐵魂》表演,目前已接待了4萬多人次。”司徒小鎮景區總經理楊海兵說,今年5月1日復工復產以來,景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恢復了昔日的繁華、熱鬧。
司徒村是一個典型的城郊村,全村700戶,近2000口人。2009年,該村在全市率先啟動城市化改造工程,村民雖然住進了新修的樓房,但卻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城中村改造不能僅僅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更應該提升他們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北石店鎮司徒村黨支部書記周小明說。2010年,司徒村從風靡全國的“偷菜”游戲中獲得靈感,通過土地流轉,利用村里的廢棄礦用地和垃圾填埋場,建起了千畝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吸引當地市民前來游覽。
品嘗到“甜頭”的司徒村,步伐邁得更加鏗鏘,先后建起了六尺巷、驛后古街、非遺民俗街三條文化特色街區,以及動物園、棲嬉園、開心農場等設施,逐漸在當地及周邊打出了名氣。2015年,景區舉辦了首屆民俗文化節,一下子涌進來10多萬人,場面十分火爆。
為提升景區的核心競爭力,提高游客消費體驗度和滿意度,司徒小鎮在優化產品內容和價格上也在不斷創新,一年推出一個新項目。同時,以“大演出+小演出”的混搭形式,推出不同金額的演出套票和景區通票。“從‘開心農場’到‘開心牧場’,從‘老鍋巷’到‘六尺巷’,從‘農博館’到‘兒童樂園’,從‘孔雀山莊’到‘日租別墅’,從‘千年鐵魂’到‘又見老山西’,每一次改變都是一次全新嘗試,都是在開拓一種全新的業態,使得景區更具游玩樂趣,讓客人更加流連忘返。”周小明說。
風景好了,“美麗經濟”也款款而來。“沒想到,干了一輩子農活的我還能當演員。”剛剛結束上午排練任務的劉妞會一臉幸福。今年58歲的劉妞會是土生土長的司徒村人,由于沒有什么手藝,以前只能靠種地和打零工過日子。隨著司徒小鎮旅游的快速發展,她和村里的姐妹們組建了《小二黑結婚》劇團,每天都要演出很多場次,一年下來她的收入達3萬多元。“現在的收入是過去的好幾倍,這都是搭上了旅游的順風車。”劉妞會深有感觸地說。
六尺巷是景區里一條具有明清時期建筑風格特色的街巷,里面匯聚了山西不同地方的民俗、美食、文化等,是游客游玩最多的地方。村民段燕萍的牛肉丸子面飯館有著超高人氣,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去年一年營業收入20多萬元,這要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段燕萍興奮地說。
好風景換來好“錢”景。目前,司徒村有600多人在景區做營業,占到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同過去相比,村民年人均收入翻了10多倍,真正從旅游業中得到了好處。(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