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新聞網晉城訊(記者尚東霞)9月19日,2020山西陽城中國古建園林琉璃產業高峰論壇舉行。晉城市委副書記、陽城縣委書記姚遜表示,陽城縣正在與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對接,力促打造“故宮琉璃生產基地”。
9月8日至11日,陽城搶抓作為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明星縣的契機,借勢舉辦第三屆山西·陽城(國際)陶瓷博覽交易會,以“云上+線下”雙線融合模式辦展,現場簽約總額90多億元。
為了鞏固拓展陶博會成果,傳承弘揚古建文化,延續發展琉璃產業,進一步擦亮叫響“陽城琉璃”品牌名片,舉辦此次“中國古建園林琉璃產業高峰論壇”,旨在為全國古建園林琉璃行業搭建一個專業性、前沿性的交流平臺。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克貴在作《建筑琉璃的榮耀與困境》主題報告時稱,文物保護意識和擔當是再現建筑琉璃輝煌的保證。琉璃產業要樹立正確的保護理念,應尊重和恪守文物建筑的歷史基因和歷史風貌,始終堅持安全性最好、干預最少、觀感效果協調而又滿足建筑不同功能之需要的原則,要確保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耀州窯陶瓷燒制技藝唯一代表性傳承人孟樹峰表示,陶瓷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代表,中國陶瓷精神主要表現為一貫的包容謀求大同,不斷的順勢變化創新,善和諸方諸材成我瓷,潔來潔去濟萬世。山西陶瓷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擁有輝煌的歷史、高超的水準,陽城陶瓷琉璃產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應當樹立“陽城琉璃甲天下”的品牌自信。
北京市園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峰亮圍繞“弘揚傳承琉光璃彩,研究創新優質發展”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弘揚傳承古建琉璃文化,應當從保護、傳承以及創新發展三方面著手,其中傳承技藝與文化的關鍵在人,在于工匠。
陽城縣陶瓷琉璃生產久負盛名,其中位于陽城縣后則腰村的喬氏琉璃在歷史上與景德鎮瓷器齊名,享有“南有景德鎮、北有后則腰”之美譽。目前陽城縣已形成了以建筑瓷、日用瓷、工業瓷、琉璃制品為主體的產業格局,先后獲得“中國建筑琉璃之鄉”“中國(華北)建筑陶瓷生產基地”等殊榮,以古建琉璃為特色的陶瓷產業呈現出蓬勃向上、蓄勢待飛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