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晉城市高平市建寧鄉東部的建東村,地形平坦,與鄉政府一路之隔,緊鄰鎮區、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戶數207戶,總人口591人,村域面積1417.5畝,其中耕地1068畝,種植作物主要為玉米,是典型的農業型鄉村。村內有玉皇廟、新石器時代遺址、三教堂等文化遺址,歷史底蘊深厚。
今年2月,東廟村和筱川村成功合并,取名為建東村,6月,下派黨組織書記到村就位,新村煥發新氣象,整村面貌大提升,強黨建、抓基礎、美環境,建東村干群攜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探索建東方向。
“青磚伴瓦漆,屋檐灑雨滴”——村落景觀如詩如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正是建東村南北兩條進村道路的真實寫照,紅的芍藥、綠的垂柳、黃的玉米,四季不同景色各異。步入村莊,整齊的房屋鱗次櫛比,干凈的水泥路直貫東西,道路兩邊松柏林立,春夏之交,家家戶戶大門外的粉色櫻花盡數盛開,青磚藍瓦、紅花綠樹,經雨水的浸潤愈發色彩鮮明。近年來建東村著重“美麗鄉村”建設,在村內主要干道周邊培植綠植,鼓勵村民美化各家庭院,著力打造“花園建東”。
“春燕啄新泥,魚戲蓮葉西”——人居環境整治初見成效
為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為村民打造美麗宜居生活環境,建東村將人居環境整治緊抓手上:在入村口修建山水影壁,將磚瓦酒瓶等廢棄物重新利用,形成村邊安全標語墻,配以綠植,形成了美麗親和、造型別致的入村通道;粉刷村內墻壁,在村內兩邊修建文化圍墻,繪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俗村情,營造睦鄰友好、和諧奮進的村居氛圍;對村內小游園進行了運動器材補充,在魚塘內新投魚苗,在十字路口建成小涼亭一座,形成了花嬌魚肥、清涼避暑的好去處;推動清潔改廁,共完成改廁126戶,為打造清潔鄉村奠定良好的基礎。
“蟲鳴繞燈火,星點照歸人”——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鎮區到建東村有兩條道路,夏末秋初,涼風陣陣、楊柳依依,讓人無比愜意,但一到晚上,由于沒有路燈,便顯得格外陰森,來往通行的上下學學生只敢結伴同行,與燈火通明的鎮區形成了鮮明對比。今年建東村積極與鄉政府和供電部門聯系,終于讓路燈安裝提上了日程,目前路燈安裝已基本完成、實現照明,建東村的晚上盤踞起兩條燈火長龍,為歸家的人照亮前行道路。
下一步,建東村將強化統籌協調、整合各類資源,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讓人民群眾感受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