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醫學科的醫生護士們24小時輪班在床邊守護。
“我現在感覺挺好的,呼吸也順暢多了,特別感謝醫護人員,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10月12日上午10時許,晉城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病房里,患者小王(化名)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體溫36.8℃,心率10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16/70mmHg,血氧飽和度100%,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小伙子,你今天就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了。”重癥醫學科主任李忠平在做最后的叮囑。
8月25日,小王突然頭重、鼻塞,起初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并沒有在意。可誰知,9月4日,他突然間斷胸悶、氣促、腹部疼痛,于是被家人送往市人民醫院就診。“他被送到醫院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心源性休克,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病情十分嚴重,經過重癥醫學科、急診科、心內科等多科專家會診,最終診斷他得的是暴發性心肌炎。”李忠平告訴記者。
入院后,在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維持下,小王的血壓依然下降,胸悶氣促癥狀加重。此時,他命懸一線,生命危在旦夕……
“上ECMO,越快越好!”李忠平帶領ECMO小組,于9月6日晚23:30分將其成功運用到患者身上。
“ECMO又叫體外膜肺氧合,簡稱人工心肺,可以暫時性的替代心臟和肺的功能,這對于有著極高死亡率的暴發性心肌炎患者來說,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李忠平說。
ECMO雖然暫時穩住小王的病情,但面對隨時有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成芳和同事們24小時輪班在床邊精心守護,不放過每一個小細節,密切觀察凝血功能,動態監測血容量、心功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精準的治療、精心的護理、暖心的安慰……隨著一道道難關被攻克,10月2日上午,歷經25天13個小時(共計613小時)的ECMO終于成功撤機,小王的心功能有所好轉。
“當醫生給孩子下病危通知書的時候,我整個人都垮了,不敢相信自己要白發人送黑發人,他還這么年輕,多虧了醫護人員的不離不棄,精心治療,才讓我的兒子又活了過來,太感謝了。”小王父親哽咽地說。
9月4日入院,9月6日上ECMO,10月2日撤機,10月12日轉入普通病房,38天與死神搏斗,在市人民醫院醫生的全力救治下,心臟“停擺”25天的小王終于轉危為安,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這例患者是心肺功能衰竭后,我們首次使用ECMO進行的心肺功能聯合支持,而且是持續25天的持續上機支持,這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都極為少見。他的成功救治也標志著我市在危重急救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潘三蔥說:“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對患者進行最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希望通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能讓他的心臟功能逐步恢復。”
正值中午,秋日里溫暖的陽光灑滿市醫院心血管內科病房,許久不見陽光的小王在父親的攙扶下緩緩坐起,他望著窗外,期待著重返校園的那一天。 記者 崔晶 劉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