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晉城 > 正文

英雄故園英雄志——陽城縣南井溝村“滿門忠烈”英雄事跡展館側記

來源:黃河新聞網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10-20 18:21:32

  黃河新聞網晉城訊 2020年9月30日,是全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這天上午,由晉城市陽城縣關工委和河北鎮黨委政府組織的“尋訪烈士故里,弘揚英雄精神”活動,在地處偏僻的南井溝村舉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數百名中小學生和當地的干部群眾,走進“滿門忠烈”英雄事跡展館,參觀、緬懷劉斌一家前仆后繼、為國捐軀、壯懷激烈的英雄事跡。

  一幅幅浸染著炮火和鮮血的圖片,一聲聲如泣如訴的講解,把人們帶回到了40多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自衛反擊戰中……

  前仆后繼灑熱血,滿門忠烈動中華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當我國的神圣領土受到侵犯的時候,當南疆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傷害的時候,一場震驚天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了。

  此時,身為云南保山軍分區司令員的劉斌處在了戰爭的最前沿。劉斌司令一家六口上陣御敵于國門,劉斌司令在前線指揮,妻子王昌群參加支前服務隊,已是副連長的大兒子劉光隨部隊參戰,剛從軍醫學校畢業的二女兒劉豐參加前線救護,在河口邊境至昆明的小火車上擔任救護傷員的工作。在后來的十年輪戰中,二兒子劉明也參戰了,接著二女婿陳加勇也被劉斌司令送上了前線。

  1978年初,劉光當上了偵察兵,后被保送到解放軍南京外語學院深造。他放棄了留校機會,也拒絕留在云南省軍區機關當參謀,堅持返回到云南邊防前線的老部隊。

  1981年12月5日,時任副連長的劉光放棄輪休,帶領偵察分隊外出巡邏。發現敵人埋設在巡邏要道上的地雷時,他立即命令戰士們臥倒隱蔽,大聲說:“我學過排雷,我先上!”待他迅速排除了兩顆地雷后,不幸降臨了,離他四米遠的工兵班長過意不去,一邊喊“副連長,讓我來吧”,一邊躍上前,不料碰響了一顆地雷。劉光被氣浪掀起,拋在另一顆地雷上,壯烈犧牲。

  1984年,劉斌司令員的小兒子劉明所在部隊擔任老山作戰主攻任務。劉明是尖刀連尖刀班的班長。戰斗前夕,部隊考慮到劉斌司令員的大兒子已犧牲,曾準備把劉明調到遠離前線的保山軍分區,被劉司令員堅決制止。劉明在收復老山戰斗中,沖在最前面,打得英勇頑強,排長犧牲了,他代理排長,帶領戰士繼續往上沖,陣地拿下來后,榮立二等功,在火線被正式提升為排長,昆明軍區陸軍學校破格錄取了他。但是,就在通知書到達陣地時,他們還沒有撤下來,一次敵人師級規模的大反撲中,劉明為了掩護戰友,壯烈犧牲,年僅22歲。

  劉明犧牲的消息,幾天后傳到昆明……這時,在劉司令員的支持下,在部隊醫院當外科醫生的女婿陳加勇也報名參加救護隊走上了戰場……

  兩個空酒杯、兩套空碗筷、兩個空凳子,全家人就在這樣一種悲壯的氣氛中,舉杯把全家最后一位男軍人送上前線。女婿上戰場的時間和小兒子犧牲的消息傳到昆明的時間,中間相差僅僅是12天。

  劉司令員一家被人們稱為當代“楊家將”,當之無愧!這就是民族的脊梁!受到全國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云南省委授予了他“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和老伴王昌齡(15歲就參軍的老革命)多次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

  劉斌司令于2010年3月20日因病醫治無效在云南不幸逝世,終年86歲,3月24日遺體在云南昆明火化。

  最長情的表達,永遠的懷念

  劉斌一家“滿門忠烈”慷慨報國的英雄事跡,可歌可泣,感動了億萬中華兒女,成為上世紀九十年代深受人們崇敬的英烈,他們是中華民族的光榮,也是故鄉人民的驕傲。

  陽城縣南井溝村是劉斌的故里。多少年來,家鄉的人們以各種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烈士的懷念。每年的清明節,村里的干部群眾都會以燒紙、植樹的方式紀念烈士。1995年,陽城縣委、縣政府在太岳烈士陵園為劉光、劉明烈士設立了紀念碑,并將烈士的骨灰安葬于此。

  2010年,劉斌去世后,南井溝村的干部群眾又一次陷入無比的悲痛之中。劉斌的一生是戰斗的一生。1925年他出生在南井溝村的一戶貧窮的家庭里。1936年,年僅10歲的劉斌跟著哥哥劉漸寬給地主當長工,飽受了欺凌和壓迫。1943年,18歲的劉斌跟隨大哥參加了八路軍游擊隊。1944年,劉漸寬任區干隊副隊長兼班長,在與日軍激戰中,為掩護戰友和鄉親光榮犧牲,年僅24歲。1945年,為了給大哥和鄉親們報仇,劉斌利用外出參戰的機會,背著父母跑到河南參加了中國人們解放軍。從此,他就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東征西戰,浴血疆場,多次身受重傷,屢立戰功,曾被太岳軍區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太原解放后,他隨大部隊轉戰陜西、甘肅,一路戰斗在祖國西南邊陲的四川、云南,之后30多年一直戰斗在條件最艱苦、最危險的中老、中越、中緬的邊防線上——

  為了表達故鄉人民對英烈的崇敬和懷念,更好地傳承烈士精神,激勵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南井溝的鄉親們萌發了創建滿門忠烈英雄事跡展館的想法,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

  2013年,村黨支部向上級提出了創建“滿門忠烈”展館的申請,得到批復后,黨支部書記張天德帶領干部群眾在村口修建了“滿門忠烈”的門樓。

  從2016年起,陽城縣委宣傳部、黨史研究室、文化局、民政局等部門,聯合組織人員,多方搜集反映劉斌一家英勇事跡的各種資料、圖片和遺物。從縣商業局退休后的老干部劉管鎖,積極加入到了搜尋資料的行列,先后十多次自費從陽城跑到云南的思茅、江城、文山、保山等地,來回奔波,歷盡艱辛,之后對搜集到的資料,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編輯,付出了許多的心血。“我把退休后的工資全部用到這上邊了,但是我心甘情愿,比起烈士們的奉獻,這算不了什么,我們為烈士們做點事情,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2018年夏天,南井溝開始了展館的建設,在河北鎮政府和縣文旅局的支持下,他們對村里的舊學校進行了整修,并開始了展館的陳列和布展。小小的山村出現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來自各個方面的無償捐助和支援令人感動。工地上回蕩著激動人心的革命歌曲,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青春年少的學生,大家爭前恐后為展館建設奉獻一份力量。

  2019年9月,劉斌滿門忠烈展覽館正式建成。整個工程面積共420平方米,建筑面積220平方米,展陳面積200平方米。展板分七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析城駐魂、家傳火種;轉戰南北,戰火淬煉;革命伴侶、殊途同心;言傳身教、樹志立德;南疆烽火,赤子報國;高風亮節、深切緬懷;感動天地,精神永存等內容。

  從此,一個偏僻的山村植入了紅色基因,一股感天動地的英雄之氣在這里飄蕩。

  傳承烈士精神,激勵愛國之心

  “滿門忠烈”展館的建成、開放,成為人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精神家園,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各機關、單位、學校紛紛組織黨員干部和學生前來參觀學習,小小的山村閃現著感動的淚花,回蕩著人們居安思危、愛國報國的強烈心聲。

  參加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士們捧著鮮花來了,默默地站在烈士犧牲的照片前,泣不成聲。

  一位當年曾經報道過烈士英靈回故鄉的記者來了,仔細地凝視著一張張圖片,眼里流出了傷心的淚水。“這是一個多么偉大的家庭啊,為了祖國的安全,作出了如此巨大的犧牲。在和平年代,在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弘揚這種甘灑熱血為祖國的愛國精神,鑄就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在9月30日的活動中,陽城縣關工委把“陽城縣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牌子掛在了展館的大門前。

  在參觀了劉斌一家“滿門忠烈”英雄事跡展館后,來自河北鎮各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紛紛表達了內心的感受。

  河北鎮初級學校初二學生茹冰妍說:“看了劉斌一家革命斗爭經歷和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我心里如同大海的波濤久久不能平息,劉伯伯為革命、為人民不僅獻出了個人的畢生精力,而且還獻出了兩個兒子。他的兒子在戰場上英勇頑強、慷慨捐軀,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寧,為了我們這一代的美好幸福生活,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英雄們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我決心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攀登科學高峰打下良好的基礎。”

  河北鎮黨委書記劉王鋒說:“滿門忠烈展館,正是劉斌一家當代英雄的一組群雕。我們要繼續辦好、管好這一革命英烈教育基地,以此激勵人們學先輩守初心、爭先進擔使命,將英雄精神、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唱響新時代的英雄之歌、愛國之歌,讓英雄之氣在人們的心中,在大地、江河激蕩、奔涌。”(白軍社 栗園園)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高清视频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州911精品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