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晉城 > 正文

田疇沃野盡歡歌——澤州縣下村鎮扎實推進“三農”工作綜述

來源:太行日報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11-24 19:12:01

  初冬暖陽,草木始枯,大地金黃。

  在澤州縣下村鎮劉村“老干媽”辣椒基地、裴莊千畝花椒產業園、上村千畝黃桃基地等農業產業基地里,收獲了一年希望的村民正忙著清園,憧憬著下一個豐收年。

  “截至10月底,全鎮產業結構調整近1萬畝,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規模化。”下村鎮長馬劍華欣喜地告訴筆者,村民們“退糧進經”,建設特色經濟作物的熱情高漲,從過去的“要我退”變成了“我要退”。

  讓村民們主動選擇“我要退”的,是今年以來下村鎮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對“三農”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實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場農業經濟的深刻產業革命,讓農民真切地嘗到產業革命的甜頭。

  產業旺則鄉村興,鄉村興則百姓富。在全鎮“三農”工作會上,下村鎮黨委提出,要打響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大硬仗,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典型引路激活力 農業轉型增動力

  振興農村經濟,如何實現深刻的產業革命?

  首先是來一場思想觀念上的革命,革除小農經濟等落后觀念,把小麥、玉米等低效傳統產品調下來。種什么?市場需求什么、本地能產出什么、什么產品效益最好就是選擇。

  澤州縣禾力農業合作社負責人苗小利,從2017年開始返鄉創業,流轉了200畝土地嘗試種植辣椒產品。經過近兩年的試驗,苗小利的合作社將辣椒種植擴大到了近500畝,成了下村遠近聞名的“辣椒大王”。今年,他在辣椒園種下了20畝“老干媽”辣椒試驗田,成為了“老干媽”的合作伙伴,不僅自己賺了個盆滿缽溢,更是帶領近百名村民跟他一起實現了致富奔小康。

  有了先行先試的帶頭人,下村鎮在全鎮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產業革命浪潮。全鎮相繼建成甕山萬畝香椿產業園、上村千畝黃桃園、千畝香菇產業園等特色農業產業項目。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立足當地農業資源優勢,精心編制了“下村鎮優勢特色農產品 ”產業發展規劃,確保在全鎮形成“一村一特”“一村一優”“一村一品”的綠色特色優質產品。

  一組數據印證成績:2020年,全鎮蔬菜、水果、中藥材、茶葉等經濟作物規模基地由2018年的13個增加到27個,兩年內實現翻番。

  電商平臺借巧力 產業革命添助力

  轉變產業發展方式是深刻產業革命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市場為導向,推動農產品持續不斷、大規模進入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市場。

  為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現農產品上行,帶動全鎮農業產業迅猛發展,該鎮緊緊抓住電商產業這一鄉村振興新引擎,投資近500余萬元,完成了全省首家鄉鎮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挖掘出一批懂科技、懂市場、愛家鄉、愛農村的電商青年才俊。

  同時,鎮黨委主動引導傳統產業積極鏈接電商、融入電商,以期達到讓更多的優質農特產品走出下村、走向全國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五一”期間,成功舉辦了“甕山香椿網絡美食節”,鎮黨委書記親自走進直播間,為下村農產品帶貨,實現當日銷售5.8萬元。“11·11”期間,電商中心完成本地產品銷售200余萬元,輻射全鎮20多個村、2000余名群眾參與到電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上村村的香菇、羊肚菌通過鏈接電商平臺,實現了訂單生產;史村面粉廠通過電商平臺,擴大了生產規模;全鎮52家企業簽訂協議并入駐電商中心,形成了“電商+企業+合作社+農戶”聯合發展的創新利益聯結機制。

  產業革命有效拉動了農村相關產業發展,一二三產得到進一步融合。2020年前三季度,全鎮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33.4%,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62%,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收入快速增長。

  黨員干部齊發力 同心同向奔小康

  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是思想觀念轉變和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也是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的發展過程。因此,必須來一場轉變作風上的革命。

  鎮黨委連續舉辦“思想大解放”專題講座45期,先后邀請省、市、縣專家學者,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主要內容,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識。同時認真落實村(社區)“一把手負總責”責任制,建立工作調度制度,同步實行鎮兩委班子成員人人包重點項目、人人包特色產業責任制,全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業生產工作。

  濱河社區是由楊山、安樓、裴莊、上寺頭四個采煤沉陷區治理搬遷村聯合成立的首個農村社區。2019年底,剛剛搬離了大山的村民們住進了寬敞整潔的樓房。雖然居住環境得到了改善,但群眾仍習慣于種植傳統的小麥、玉米、大豆等農作物,廣種薄收,靠天吃飯,再加上遠距離耕種帶來的種種不便,老百姓生活仍然十分困難。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鎮黨委在組建成立濱河社區黨總支時,對推選什么樣的黨員進班子下足了一番功夫。最終,懂農業、愛農村、能干事、會干事的7名共產黨員被推選為濱河社區黨總支班子成員。

  黨總支走馬上任后,第一把火就是組建成立濱河社區集體經濟聯合社。經濟聯合社整合四個村的零散土地1500畝,打包流轉,引進簽約安樓田園綜合體農業綜合發展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濱河社區原四個村的零散土地進行整合,逐步建設集連翹產業規模種植、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觀光農業生態園。

  社區黨員干部們齊心謀劃、合力攻堅,先后建成裴莊千畝花椒種植園、楊山特色果蔬采摘園、上寺頭生態養豬產業園等多種農業產業經營項目。山還是那山,田還是那田,但濱河社區的幾個自然村已從貧窮落后的“山藥蛋”,一躍成為了全鎮農業產業規模化示范點。在連翹、花椒、果蔬、養殖等產業帶動下,除解決社區500余名居民就業外,還可實現社區居民年增收1萬元。

  下村美,農村必須美;下村富,農民必須富;下村穩,農業必須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在下村鎮廣袤的大地上,正大刀闊斧地書寫著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嶄新的時代篇章。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 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高清亚洲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高清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