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陵川縣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建設為依托,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實施旅游扶貧工程,全力發展鄉村旅游項目,帶動貧困人口創業、就業、增收,趟出了一條“旅游+扶貧”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堅持頂層設計,規劃引領,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近年來,陵川縣圍繞“避暑勝地、清涼陵川”品牌,將縣城和東部4個貧困鄉鎮進行全域開發,把生態觀光旅游和特色農業發展、文化建設、三產服務業發展相結合,積極打造“全域旅游、全景陵川”,初步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的避暑休閑旅游片區,以王莽嶺景區為依托的古郊鄉太行山水旅游片區,以棋子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依托的六泉鄉生態休閑旅游片區,以黃圍山景區、武家灣景區為依托的馬圪當鄉休閑度假旅游片區,以鳳凰歡樂谷景區、上云臺景區為依托的奪火鄉紅葉景觀片區,形成了全域規劃、全景打造、全業培育、全民共享的大旅游格局,帶動5鄉鎮48個貧困村鄉村旅游全域發展,帶動300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堅持龍頭帶動,全局發展,實現旅游資源全整合。把旅游扶貧產業發展融入全省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旅游發展總體規劃中去謀劃,全力打造王莽嶺龍頭景區,通過舞龍頭、聚人氣,廣輻射、帶全局,帶動精品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示范村、生態農業觀光園發展,實現農林文旅康整合發展,促進鄉村旅游資源全面整合。目前,共打造國家4A級景區1處、國家2A級景區1處、國家地質公園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休閑旅游度假區1個、省級紅豆杉自然保護區1個,帶動建設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2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1個、山西省鄉村旅游示范村1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12個。
堅持硬件改善,設施提升,下好基礎建設先手棋。陵川縣投資44億元率先在全省建設“太行一號”旅游公路。“太行一號”旅游公路陵川境內全長78公里,聯通王莽嶺、黃圍山、武家灣、鳳凰歡樂谷、上云臺等主要景區,貫穿東部4鄉鎮32貧困村,極大地發揮了旅游公路拉動經濟、促進脫貧的引擎作用。同時,對“太行一號”旅游公路沿線鄉村進行集中聯片提升,共打造旅游驛站5個、旅游集鎮綜合服務功能區8個、鄉村旅游村50個、生態觀光農莊15個,先后完成了古郊、奪火、馬圪當等東部旅游鄉鎮和各景區的通水、通電、通訊、有線電視的光纜建設工程以及移動、聯通的通訊設施建設等基礎工程。
堅持產業扶持,典型引領,突出鄉村旅游主抓手。2016年以來,陵川縣投入旅游扶貧項目資金1373萬元,在28個村實施鄉村旅游扶貧項目44個,帶動1000余戶3000余名貧困群眾增收30余萬元。古郊鄉馬武寨村29戶農家樂經營戶中,貧困戶經營戶24戶,戶均年增收5000元;奪火鄉勤泉村18戶農家樂經營戶中,貧困戶4戶,戶均年增收20000元……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脫貧致富的主觀意愿,充分發揮出鄉村旅游的新興產業活力。(吳躍峰 吳艷斐 王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