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 是群眾的素質和笑臉
“蒙蒙,要記得垃圾不能隨地亂丟!我們現在是文明城市了,就要有文明人的樣兒!”兒童公園里,退休后的趙阿姨帶著孫女出來玩耍,3歲的小孫女把吃完餅干的盒子隨手扔到地上,趙阿姨一邊給小孫女講道理,一邊指揮孫女把紙盒投到不遠處的垃圾桶。“蒙蒙,餅干紙盒是什么垃圾?”“可回收垃圾。”3歲的小女孩奶聲奶氣地說,“那應該放到哪個垃圾桶?”“綠色的。”在健身器材周圍活動的人們都用贊許的眼光看著這祖孫倆。
“來晉城生活快4年了,我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城市了。”用輪椅推著老伴在鳳臺街行人便道上散步的劉美芬阿姨笑著告訴記者。她是五臺縣人,前幾年老伴病了后行動不便,為了方便照顧老倆,女兒女婿把他們接到了晉城。“每次推著老伴出來散步,遇到路不平或有臺階的地方,路過的行人都會主動幫我推輪椅。讓人很溫暖。”
“我身體硬朗,可每次一上公交就有人主動讓座,讓我怪不好意思的。”家住華西小區69歲的王阿姨說,“有一次,我在車最前排坐著,一位抱孩子的年輕婦女上了公交。我趕緊站起來讓她坐下,這位婦女感謝我的話還沒落音,就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拉拉了我的袖子,示意我坐到她的位子上。我的心里一下就暖暖的,不知該說啥。”
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自2002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不懈努力,攻堅素質培樹,深化公民道德建設,深入開展“做文明晉城人、建文明晉城市”主題實踐活動,建設“宜業宜居宜游、晉善晉美晉城”,文明意識逐漸扎根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城市也越來越有“溫度”、有“品味”了。
文明之美 是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
“小朋友,前面是紅燈,請站到等待區等一等。”每天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市區主要交通崗都會有手持小紅旗,頭戴小黃帽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我市的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工作已經延續了十多年,隨著今年3月5日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的啟動,全市各級文明單位紛紛組織本單位的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參與到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中。他們身著志愿者服裝,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協助交警疏導著交通,傳播著文明。
“許多志愿者到我們小區對樓道、草坪、衛生死角進行了徹底清掃,我們作為小區的居民更應該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市民林女士說,“以前,小區里車子亂停,行人走路都得繞來繞去的。如今不一樣了,小區的志愿者、黨員和物業工作人員都會來管理,現在停車非常規范有序。”為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2019年,我市把“聯點共建”作為“創文”工作重要抓手,通過聯點共建單位和社區之間高效協調,落實責任,讓城市整治工作常態化。今年5月,我市又把“愛國衛生季”活動和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各級文明單位志愿服務隊多次深入“聯點共建”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美化凈化社區環境等志愿服務活動,他們的行動影響了小區居民,提高了居民的衛生意識,使大家能積極參與到環境整治活動中,為共同建設美好家園而努力。
“垃圾能撿完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用適當的方式傳遞文明。”“順手撿跑團”成員李培梅告訴記者,因為多次撿跑,她現在可以說是“晉城市垃圾桶分布活地圖”,清楚地知道街上哪兒煙頭多,哪兒廣告彩頁較集中。“愛晉城,就在這低頭彎腰間。文明無需驚天動地的行動,一念之間的善意,彎腰撿一片垃圾,就能傳遞更多美好。”她說。
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座文明的城市,離不開每一位志愿者盡己所能、不求回報的真心付出,正是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城市文明才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文明之美 是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現在真好,水電氣暖都方便,街道干干凈凈,出門也不堵。”年近70歲的南大街老居民董保林師傅和老鄰居津津樂道著南大街的巨大變化,“過去破落得很,路不好,煤氣暖氣接不進來,環境也差。今天的變化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
自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著眼群眾所需所盼,開工老城更新與保護工程,先期對城區老舊小區范圍內的45條背街小巷進行改造。去年,城區對轄區內先期篩選了10個規模較大且亟須改造的老舊小區,通過改造,重點解決基礎設施陳舊、功能配套不全、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形象的同時,切實增強了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夏天的時候,早晨六點到西秀園晨練,看到河道清潔工駕著小船已經在河里清理水面的懸浮物了。原來的污水河改造成了美麗的景觀河,政府真是下了功夫呀!”在西秀園散步的陳大爺感慨地對記者說。近年來,我市園林綠化工作走入快車道,先后建成了白馬寺森林公園、丹河水城、玉屏山休閑運動公園和白水河公園等城市公園。除了大型公園,街角巷尾的小游園更是星羅棋布,真正實現了“出門見綠,推窗見景”。同時,對市區12條河流進行綜合整治,城市河流全部實現“清水復流”。為實現節能環保,加強推動清潔取暖,實現市域內城鎮供暖、供氣全覆蓋,公交車電動全覆蓋,出租車新能源動力全覆蓋,同時對“散亂污”企業進行徹底整治。經過一系列的精準施策、系統管理,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山青水綠天藍的良好生活環境。
為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2019年4月,我市積極開展“三洗六見一紅旗”活動,全面整治清理市區環境臟亂差堵問題和各類不文明現象。今年,在推進“兩下兩進兩拆四提升”重點任務的同時,我市積極探索建立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先后出臺了《晉城市公共交通條例》《晉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晉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晉城市城市綠化條例》《晉城市養犬管理辦法》《晉城市電動車管理條例》和《晉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等。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整治措施,街上的小廣告不見了,道路兩旁的非機動車停放規范了,沿街店鋪門前更加整潔有序了,占道經營現象越來越少了,建筑圍擋更加上檔次了,不僅拉高了城市“顏值”,還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數。(撰稿:李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