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周邊 > 晉城 > 正文

文明清風拂面來 千年古縣煥新顏——沁水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來源:晉城在線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12-09 15:38:03

王進豪 攝

  □于春艷

  11月20日是一個讓沁水人民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沁水縣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從此,沁水縣又有了一張閃光的名片。

  近年來,沁水縣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升縣城綜合實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堅持經濟與文化同頻共振,“強縣”與“塑人”齊頭并進,城鄉面貌、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質量大幅提升,千年古縣煥發出蓬勃生機,一幅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徐徐展開。

  內外聯動 如畫沁水顏值更高

  “空氣好、環境好、生活好、心情好,咱生活在沁水就倆字:幸福!”居民靳麗君說。

  走進沁水縣城,龍脖、龍崗、碧峰、石樓4座森林公園書寫著生態文明,承載著人們溢于言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綠植環繞、道路蜿蜒的生態河道給人以靈動、委婉之美,呈現的是現代河道治理文明……厚植生態文化、護航美麗沁水,處處彰顯沁水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初冬時節,嘉峰鎮李莊村旁的沁河與柿溝河緩緩流淌,游魚戲水,波光粼粼,引來大批垂釣愛好者。原梅梅是李莊村村民,也是村里的巡河員。無論風雨晨昏,她每天都會沿著沁河李莊村段和柿溝河李莊村段進行巡查。原梅梅說:“從成為巡河員那天開始,我每天都會在河道兩邊來回看看,看是否有堆放、棄置垃圾,傾倒廢品物品等。從小在這條河邊長大,明顯感覺這兩年臟臭河道不見了,河水再現碧波蕩漾,又有了小魚兒歡快的身影,兒時的河流回來了。”

  生態文明,氣韻自華。流域生態治理是沁水縣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沁水縣始終堅持踐行“兩山”理論,相繼出臺《沁水縣綠地系統規劃》《沁水縣城市綠化管理辦法》《綠地養護標準及植物管護制度》等系列規章制度,通過拆墻透綠、拆違還綠、見縫插綠、規劃建綠等措施,新增綠化面積20余萬畝,建成區綠地率36.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5平方米,空氣質量全市第一、全省前十,森林覆蓋率達48.6%,遠超中等城市綠化標準,沁水成功躋身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行列。

  如今,放眼沁水縣城,林蔭、鳥鳴、花香、公園、綠道……處處呈現出青山競秀、綠水悠悠的美麗景象。

  民生為本 群眾生活幸福舒心

  “我家門前有家飯店排的油煙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您在哪個小區?馬上協調解決!”

  創文工作開展以來,向沁水縣文明辦反映問題的群眾越來越多,問題解決后滿意的笑臉也越來越多。“以前群眾認為我們就是走過場,現在群眾從身邊點滴中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創文帶來的變化,也越來越支持擁護創文工作了。”該縣文明辦工作人員劉晉鵬說。

  農貿市場一頭系著居民的菜籃子,一頭連著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在沁水縣梅杏市場,攤位整齊規范,區域劃分清晰,商品擺放有序。停車場內,車輛停放整齊,秩序井然。“菜市場整改以后環境特好,而且菜品也比較全,還便宜,很方便。”市民曹麗娜說。

  針對城市管理中的短板和痛點,沁水縣對癥下藥除“頑疾”,昔日的管理難點變成了亮點。充分挖掘社會停車資源,利用閑置空地增設停車泊位,推行單位、小區錯峰停車,鼓勵單位、小區對外開放停車場,提升城市停車容量。聯合電力、移動、聯通、電信等相關單位對所有電纜、網線進行檢查檢測,對現用電纜、網線等線路進行規范入地鋪設,全面清除老化無用線纜,對裸露在外的電纜網線進行安全、美化、標準化處理,同時,對私搭亂接線路進行拉網式排查整治,使“空中蜘蛛網”遠離居民視線,整束凌空雜亂線路22.8萬米,居民頭頂一片清爽。

  群眾身邊的難點痛點就是創文的發力點。針對基礎設施、老舊小區、農貿市場、背街小巷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沁水縣將主次干道分段分片,實行網格管理,各責任單位負責網格劃定區域的公共秩序維護、環境衛生清理等工作;對汽車站、農貿市場等重難點位,實行專人包點常態化管理。大力開展城鄉環境、交通秩序、市場秩序、校園周邊環境、宣傳廣告等“六大專項整治行動”,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群眾生活更加舒心。

  道德涵養 文明力量匯聚城鄉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體現在城市的外在形象,更體現在廣大市民內在的精神氣質。

  在沁水縣街頭廣場、十字路口、辦事大廳,人們總能與文明不期而遇:各大活動場所志愿服務站點、大街小巷的紅馬甲、斑馬線前機動車禮讓行人、公交車上主動讓座……文明成為了自覺行動。

  12月1日下午,天空飄著點點雪花,風吹著樹葉沙沙落下,而街面上仍干凈整潔。環衛工人侯粉麗說:“聽到咱沁水創文成功,我們特別開心,干勁更足了。”馮海洋是沁水交警隊的一名輔警,在交通路口指揮過往車輛安全通行之余,總是能看到,他多次小心翼翼扶著蹣跚老人過馬路的情形……機關、社區、社會等行業志愿者,堅持每天清掃街道、剔除“牛皮癬”、向居民宣傳;周末,由學生帶領家長上街開展“小手拉大手”環保活動,清理衛生死角,細心呵護著城市顏值。連續七年在中高考期間,以出租車、公交車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主體,自發組建愛心送考服務車隊,給學子提供愛心服務和幫助,累計服務考生近兩萬余人次。目前,全縣注冊志愿者達到3.8萬人,占總人口的13%,年服務時長100萬小時以上。

  從縣城到鄉村,文明的種子播撒在沁水每一角落,讓這座城市更加溫暖。該縣把鄉風文明的時代要求融入“十顆星”中,細化量化各項指標,建立健全“評、管、獎、用”四位一體機制。堅持發揮星級文明戶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先進帶動后進,用群眾影響群眾,讓爭星、追星成為廣大群眾的精神追求和行動自覺。截至目前,該縣共評出星級文明戶30422戶,占全縣農戶的45.9%,參與率達81.8%。楊小晚是沁水縣蘇莊鄉官亭村人,她的婆婆因帕金森癥去世,公公和丈夫先后患上腦梗死,長期癱瘓在床,兩個孩子還在上學,負擔全在她一個人身上,但她沒有絲毫退縮,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2018年她被評選為“十星級文明戶”。還有柿莊鎮匣石灣村無償捐贈價值7萬元風景樹的許向陽,張村鄉馮村村的熱心人李玉亮……群眾身邊涌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道德“明星”,他們用自身的行動引領著文明“星”風尚。

  從一個人到一座城,文明力量在沁水匯聚,釋放出蓬勃發展的活力與魅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先锋在线资源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