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浩江先生為家鄉的觀眾表演。
歌唱家在文體宮傾情演唱。 記者 郭楠 攝
田浩江先生給晉城市的音樂愛好者上聲樂課。 張麗芝 攝
◇記者 陳意茹
外國歌唱家演唱唐詩,鋼琴伴奏,大合唱……12月12日,晉城市文體宮內燈光璀璨,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一場由歌唱家、“iSING! 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創辦人兼藝術總監田浩江先生擔綱導演的“‘愛上經典 詠唱名著’iSING!國際歌唱家藝術節中國(晉城)音樂會”在市文體宮傾情上演。
余音繞梁,千年唐詩聲震鳳城
音樂會開始,田浩江先生以一身黑色燕尾服隆重登上舞臺,深深地鞠了一躬,介紹說:“我出生在北京,從小母親就和我講‘你是晉城人’”,接著,他轉身來到舞臺中央,坐在鋼琴旁開始演奏他的原創曲目《彼岸》,只見他時而眉頭緊鎖、時而面帶微笑。滿懷深情的彈奏,伴隨著渾厚的歌聲,表達了這位音樂游子濃濃的鄉愁和對故鄉的思念,現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田浩江先生1983年赴美學習,2014年獲丹佛大學頒發的終身成就獎。他是首位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連續簽約長達20年的中國歌唱家,并與世界各地三十多個重要歌劇院合作,演出超過1400場次,飾演過50多個歌劇角色,是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歌劇表演藝術家。
“iSING Suzhou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是田浩江先生于2011年創辦,是中國第一個國際聲樂藝術節,“創辦這個藝術節,主要目的就是幫助西方歌唱家學習用中文演唱。第二個目的就是培養中國年輕的歌唱家,幫助他們走上歌劇舞臺。通過外國歌唱家唱中國歌曲,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增進國際文化交流。”田浩江先生感慨地說。
此次音樂會分三個板塊:新唐詩作品、經典歌劇作品、中國聲樂作品。演出陣容豪華,田浩江先生親自擔任導演,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墨西哥、塞爾維亞和尼加拉瓜7個國家的10位優秀青年歌唱家聯袂演出。《將進酒》《登鸛雀樓》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詩句,通過各國歌唱家的中文演繹,被賦予新的文化內涵,時隔千年,偉大而不朽的中國唐詩,在舞臺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晉城市的太行風合唱團也與國際歌唱家們同臺現唱。
機緣巧合,回到家鄉傾情演出
由各國青年作曲家為唐詩譜曲,并由各國的青年歌唱家演唱,讓全世界都能夠感受到唐詩的文化魅力,這是田浩江先生一次嘗試。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疫情以來中國內地罕見的一場真正具有國際化陣容的劇場演出。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世界的演出市場幾乎完全沉寂。田浩江先生從小喜歡唐詩,就萌發了做唐詩比賽的想法,讓世界各國的作曲家為唐詩譜曲,舉辦一場iSING!國際青年作曲家比賽。
“我覺得唐詩是一個文學寶藏,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希望通過各國作曲家的創作,各國歌唱家的演唱,跨越國家、語言、文化的差異,讓全世界都能感受到唐詩的文化魅力,實現中西音樂文化的完美融合。于是,我們就在紐約發起這次比賽,把比賽章程發到了各個國家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作家協會等地,得到了世界各地作曲家的積極響應。”田浩江先生介紹說,比賽歷時7個月,共有18個國家的101位作曲家參賽,最終來自8個國家的14位青年作曲家獲獎。在此次音樂會上演唱的《將進酒》《別董大》《詠鵝》等5首唐詩作品均來自iSING!國際青年作曲家比賽獲獎作品。
特別巧合的是,田浩江先生和獲獎曲目《別董大》的曲作者魏聰均為晉城人。偶然得知這個緣由后,也正是在魏聰的積極牽線、晉城市的熱情邀請下,田浩江先生與演出團隊來到山西、來到晉城,舉辦了這場高規格、高水平的音樂會。
“今年,能回到國內,回到晉城演出,真太不可思議了!”說起這次經歷,田浩江先生感慨萬千,“我們的歌唱家們輾轉從海外趕來,經歷了近一個月的隔離期,11月24日,在蘇州舉辦了今年首場演出,現在又來到了晉城,也讓我再次回到了家鄉。”
在晉城期間,歌唱家們開心地表示,第一次來到中國北方,一切都那么美好,今年全球疫情嚴峻,“只有在中國,我們才可以摘下口罩,放聲歌唱。”
文化交流,讓家鄉古堡走向世界
在晉城期間,田浩江先生帶領團隊的歌唱家實地走訪了程顥書院、玉皇廟、皇城相府等古建古堡。“上次回來只去過皇城相府,沒有發現晉城還有這么多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晉城這么多古堡,而且獨特的建筑風格與久遠的歷史,與別處相比真是與眾不同。我希望對古堡古建多一些了解,并通過音樂為家鄉做點貢獻。”田浩江先生語重心長地說,“這次家鄉之旅讓我開闊了視野,希望今后通過音樂能讓國際上更多的人認識家鄉的古堡。”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北方,第一次見這樣的建筑,太壯觀了。”俄國男高音Artemy Tarasenko在皇城相府參觀時,激動地說。
在皇城相府,iSING歌唱家們觀看了晉城的地方民間藝術——上黨八音會演出。嗩吶嘶鳴,鑼、鼓、笙、揚琴齊齊奏響,鏗鏘有力的敲打節奏,邊演奏邊騰挪跳躍的演員們,這些都讓iSING的藝術家們大飽眼福,特別興奮。演出結束,國際歌唱家們迫不及待地上臺體驗,只見他們敲鑼打鼓,還即興用美聲唱腔唱起了歌,一場中國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在這里碰撞出了熱烈的火花,一場音符與心靈的對話,瞬間讓人感覺音樂無國界。
另外,田浩江先生還特意為晉城市音樂愛好者上了一堂生動的聲樂“大師課”。他針對每位愛好者不同特點,深入講解了高音的氣息平穩性控制、高音練聲的技巧,以及歌唱人眼中的情感表達等音樂知識。在與音樂愛好者互動環節,田浩江先生認真回答了愛好者們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重歸故里,感嘆晉城變化巨大
在晉城,歌唱家們不但游覽了很多地方,還品嘗了很多當地的特色小吃,同時拍攝了不少難忘的照片。
“小的時候,我的舅媽去過北京,給我做了晉城的‘油饃’,那時候就愛上了面食,這次回到家鄉,品嘗到家鄉的‘豆角燜面、炒小米、油圪麻’等地方特色小吃,我和夫人都特別喜歡。”田浩江先生高興地說。
來自美國的女高音Holly Flack說:“晉城是個美麗的城市,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到這里,很喜歡這里的名勝古跡,喜歡這里的食物,到這里演出很開心,能與這里的觀眾分享中國唐詩和西方歌劇之美,特別激動!”
來自烏克蘭的男中音Lgor Mostovoi說:“我們的歌唱家拍了很多晉城的照片,太漂亮了。希望此行能夠為晉城人帶來藝術、精神層面的享受。”
面對近年來晉城的變化,田浩江先生激動地說:“15年前我曾在晉城舉辦過一次獨唱音樂會,這次回到故鄉,感慨萬千,晉城變化太大了!聽說這幾天高鐵也開通了,這次就可以坐著高鐵離開了,太讓人高興。從小受父母的影響,我對故鄉的感情很深,只是以前難得有這樣的交流機會。這次故鄉行,我感受到了家鄉親人的深情、熱情,把鄉情之橋搭得更結實了,有了這座橋梁,以后還希望有機會多回故鄉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