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聞網晉城訊(通訊員 王來紅 李逗逗)近年來,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澤州縣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不斷夯實鄉村特色產業根基,有效提升鎮區功能品質,持續放大文旅康養特色優勢,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全面提升高質量發展成色。
夯實鄉村特色產業基。該縣做優小雜糧、蔬菜、干鮮果、中藥材、生豬“五大特色產業”建設,大力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產業品牌;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探索多元主體投資、專業團隊運營機制,盤活農村資產資源。發揮太行一號和高都省級鄉村e鎮牽引作用,大力發展旅游、電商、民宿、康養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堅定守住糧食安全、耕地保護底線,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75萬畝以上、糧食年產量穩定在4.5億斤。堅持做到“四個不摘”“一個不變”,落實產業帶動、就業保障、政策兜底,確保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用好全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四種模式”和聯農帶農利益聯結“6項機制”,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助推鄉村全面振興。
提升鎮區功能品質。該縣分步實施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工程。完成16個鎮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160個行政村莊規劃編制工作。鞏固提升巴公、高都、大陽、犁川四個鎮區品質,加快北義城、南村、大東溝鎮區改造。推進北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項目,啟動南部水網(二期)工程,推動城鎮燃氣市場整合,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創建全國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縣建設,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快建設和美鄉村。抓好“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按照“分批搬遷一批、穩定提升一批、開發保護一批、重點發展一批”的“四個一批”工作思路,優化鄉村發展布局。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五年行動,打造丹河、高都、巴公、大陽4大精品片區,建設22個鞏固提升和精品示范村及68個提檔升級村,開展所有行政村環境大整治,推進景區化村莊創建。
放大文旅康養特色優勢。該縣提質升級龍頭景區,完善玨山景區運營體系,叫響“中國賞月名山”品牌。理順大陽古鎮景區管委會體制機制,豐富古鎮業態。推進山里泉景區開門迎客,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完善“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體系,積極探索醫療養老,山水頤養、旅居度假等康養模式,打造一批高品質康養民居。舉辦古韻澤州文旅嘉年華、“秋風古韻、暢游澤州”文化旅游月等系列活動。聚焦中原城市群、江浙滬等客源市場,聯合社交媒體、短視頻等平臺,抓好文旅營銷宣介,加強合作引流,助力鄉村振興。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該縣常態化開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不斷深化“一領域一主題一品牌”“三個一”創建。進一步優化村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機制,管好用好到村工作大學生。推進“三個一批重點村社”監督治理,開展“強監督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不斷完善基層監督體系;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網格治理,深化全科網格建設,加強網格黨組織建設,推動“多網合一、一網統籌”。實施組織、責任、力量、考核四大體系提升行動,規范網格員管理考核,探索優秀網格員進入社區工作者隊伍或村(社區)“兩委”班子的有效通道,助推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