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日報》2023年4月10日1版
沁水悠悠,不遠處的太行更顯巍峨。
行至太行山腳下的濟源納米初創孵化產業園,很容易就被這個規劃精致、嶄新而又現代的園區吸引,19棟標準化廠房整齊排列,實驗樓、綜合樓、學術報告廳赫然而立,入園企業全力備產,一幅戰略性納米新材料產業集群加速成勢的發展圖景徐徐展開。
這是一道風景線,更是一條謀求換道領跑的發展線。3月27日,濟源新聞傳媒中心融媒體采訪團走進產業園,感受這里釋放的領跑力量。
張建強博士,蘇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帶著把納米銀漿研發生產國產化的夢想,落地產業園,并將在這里徹底解鎖“卡脖子”技術,改變我國長期對納米銀漿依賴進口的局面。
“因理想而來,對產業園技術應用產業布局‘一見鐘情’”。張博士坦言,這里吸引他和團隊的主要原因是,可以依托產業園的物理空間享受包括應用研究、中試放大等服務,同時有河南大學中試基地作技術支撐,有只需安裝設備就可生產的廠房,有政府全程無償代辦所有手續、房租“免二減三”等一站式孵化服務,能夠大幅降低初創企業運營成本,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在產業園123A廠房,記者見到張博士時,他正和設備廠家的技術人員商討設備安裝問題;實驗樓里,精密儀器、實驗器材正逐一配置。
“預計4月中上旬生產設備進場,5月投入生產。”張博士介紹,目前,他和研發團隊已解決了低溫銀漿的關鍵技術,投產后每年可產生5億到6億元的產值。
這些達到國內乃至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納米技術,在產業園落地生根、實現產業轉化的不止一項。
河南大學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鄭州大學、河南明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機構及企業孵化的10余個項目已簽約入園,涵蓋電子封裝、納米催化、涂料油墨、能源存儲、聚合物填料等多個領域。
?濟源納米初創孵化產業園 李鵬 李楠 攝
項目“牽手”產業園,是行業對濟源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的認可,更是濟源立足新發展階段,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把納米材料產業作為推動傳統產業優勢再造、新興產業換道領跑的重要著力點和突破口的具體體現。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早在2003年,濟源就與河南大學合作共建了納米中試基地,硬是“優中培新、有中育新、無中生有”,在發展新賽道上前瞻布局納米材料產業。
在此基礎上,2019年,濟源又和河南大學聯合共建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瞄準國家、省重大戰略需求,搶灘納米材料產業前沿。
其中,初創孵化產業園作為濟源納米材料產業園的窗口,在各級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正按計劃加速推進。產業園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小微企業向創新型企業轉化的重要平臺、納米材料生產基地和高新技術輻射中心。
記者了解到,產業園共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已投產,二期已全面完工,三期也已開工建設。
產業園一期引進投資15億元的海博瑞納米二氧化硅項目,已于2021年4月投產運營。
采訪團來到海博瑞公司,不禁為企業的智能化程度所嘆服。偌大的水洗車間里,排成一行的12臺壓濾機操作控制柜,僅需要水洗工齊凈凈一人操作。她不停地發出指令,智能化生產線按指令自動化作業。在干燥包裝車間,全自動機械臂靈活地將流水線上傳輸過來的納米二氧化硅成品整齊碼放,然后運往倉庫。
據了解,投產后,海博瑞在產品生產、新技術開發、成本控制等方面一起發力,短短兩年時間,已擁有國家發明專利20項,且多項技術指標居國內同類產品前列;開發了多個系列特種功能納米二氧化硅產品,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妝品、陶瓷、醫藥等領域,創造價值上億元。
科技成果只有變成產品、產業,才能成為現實生產力。納米二氧化硅的規模化生產又帶動了下游產業發展。
以河南大學中試基地為主要技術依托孵化的濟源鴻辛橡膠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海博瑞的產品,通過濕法混煉技術,生產氧化硅補強的高性能天然橡膠復合材料,打通了上下游產業鏈。目前,該項目也已入園,5月即可試生產,首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萬噸。
納米很“小”,一納米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六萬分之一。納米價值很“大”,它在產業園孕育了一個近千億元的大產業。
隨著采訪的不斷深入,采訪團深深感受到,這是一條科研院所、企業、園區、產業交互生成的發展進階之路,讓人們看到了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產業鏈協同融合的強大效應。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技發展與促進處處長任紅軒3月中旬在濟源參加第三屆納米材料產業技術高峰論壇時說,這個產業園就是濟源系統繪制納米產業發展圖譜,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小試+中試+初創孵化+產業化”的全鏈條產業發展模式,真正謀求換道領跑的印證。
鉚足干勁乘勢上,又踏層峰望眼開。產業園西側,項目三期工地上機械轟鳴,施工正酣。錨定2035年建成綜合實力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千億級納米材料產業集群目標,伴隨著更多項目的進駐,這里將成為濟源提升發展速度和質量、創優發展思路和路徑、實現重塑性產業變革的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
記者手記
瞄準新材料、開辟新賽道,濟源奮力為之,加速換道領跑。
這是濟源立足現在、著眼未來,從全國全省視角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和挑戰,主動應變、識變、求變,贏得發展主動權的有力體現。
這也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展現出的責任和擔當,充分彰顯出濟源換道領跑的信心和膽氣,以及戰略判斷的勇氣與魄力。
對于重工業占比較大的濟源來說,“換道”是方向,“領跑”是目標。這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使命,更需要前瞻性的視野。
基于此,濟源以前瞻30年的戰略眼光,對納米材料及其相關產業進行全域性布局,推動從傳統產業發展“項目等空間”到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空間等項目”的轉變,為產業長遠發展備足空間。
納米行業的“鳳凰”們也被“濟源布局”吸引,紛紛前來“安營扎寨”。這是一種令人振奮和鼓舞的“雙向奔赴”。
相信,在換道加速、領跑發展的新賽道上,濟源必不會辜負這新時代!
-----------------------------------------------------------------------------------------------------------------------------------------
中 原 新 聞 網 (濟源運營中心) 新聞熱線:15903638356 商務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郵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