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大雨,都是對一座城市防汛水平的考驗。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如何確保濟源城區安全度汛?
示范區從城市排水防澇工作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原則,明確應急機構職責,落實應急處置責任,建立健全預警應急救援體系,做好強降雨期間城市排水防澇搶險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內澇災害,保障示范區安全運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抽調精干建專班 織密防汛“責任網”
平穩度過汛期,需要“打一場有準備之仗”。
去年以來,示范區不斷完善健全防汛搶險預案,編制城市防汛應急預案、超標洪水應急預案、防汛緊急避險安置預案,設立城鎮內澇防汛專班,全面負責組織指揮主城區的排水防澇應急搶險救援工作,實行“一崗雙責”制度,專班成員對城區排水防澇應急救援及防范處置工作負責。
城鎮內澇防汛專班指導各單位建立“三方四級”責任體系,建立完善“行業監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運營主體責任”的“三方負責”機制和“點位、社區(居委會)、鎮(街道)、市”的“四級”城鎮排水防澇應急處置責任體系,建立城鎮排水防澇應急處置指揮調度工作機制,各鎮(街道)對各個村鎮風險內澇點位履行屬地管理責任。
示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作為牽頭單位全面負責城鎮排水防澇應急工作,同其他城鎮內澇相關單位建立完善協調聯動工作機制。示范區電力、通信、交通、衛生、能源、公安、財政、新聞宣傳、街道、城投公司等作為成員單位全面配合做好城鎮排水防澇工作。
同時,城鎮內澇防汛專班下設“一辦十三組”。辦公室設在示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鎮內澇防汛專班辦公室下設市政設施組、避險轉移組、人防工程組、園林綠化組、建筑工地組、村鎮指導組、公用事業組、住宅小區組、環衛設施組、災后救助組、宣傳報道組、督導檢查組、綜合協調后勤保障組等十三個防汛小組。
排查整治做在前 下好防汛“先手棋”
壓實責任,有效應對,是打好“防汛戰役”的根本保障。
示范區牢固樹立“未雨綢繆”思想,積極開展汛前各項準備工作,突出于“早”,立足于“防”,致力于“實”,建立健全快速響應工作機制,提前組織開展各類綜合應急演練7次,以實際行動落實落細各項防汛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年以來,示范區加強風險點隱患排查工作,對排水管網、泵站閘門、行泄河道等排水除澇設施,橋梁、隧道、燃氣、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設施,房屋和住宅小區以及各類地下空間進行隱患排查整治和清淤疏浚。
7月以來,檢查疏通雨水管網120余公里,清掏雨水井2618座;修復疏浚湨河、蟒河河道5公里;完成易積水路段積水點改造74處;組建各類搶險排澇隊伍12支750余人;儲備排水泵車2臺,排水能力達3萬立方米/小時,確保城市排水管網暢通無阻。
住建部門還組織專人對城區河道和立交橋進行實地踏勘,在存在溺水高風險的河段安裝救生器材,配套安全提示標識和溫馨提示牌,引導群眾正確使用,增強周邊群眾安全防范意識。
為保證在極端情況下排澇泵站正常運行,示范區對市區泵站進行了雙回路電源改造,共改造北海路立交橋、濟水大街立交橋、濟源大道立交橋泵站3座。
應急物資儲到位 打好防汛“準備仗”
近日,記者在示范區應急物資儲備庫看到,倉庫內整齊擺放著各類救援物資。工作人員正在對物資進行全面檢查維護,切實提升防汛應急能力,確保安全度汛。
據了解,目前,住建系統共預置了抽排車輛2臺、橡皮艇2艘、抽水泵7臺、鐵鍬1000把、雨衣雨靴700套、救生衣500件、編織袋30000條,沙石料、反光警示塔錐、撬杠等應急物資均按標準配備。
“我們將持續組織各成員單位及時補充、更新防汛搶險救災物資,完善物資儲備機制,保證防汛物資備得足、調得動、運得出、用得上。尤其在重點部位、隱患點及薄弱環節,提前配備必要的搶險物資和搶險救援工具,進一步提高防御搶險能力。”示范區城鎮內澇防汛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
城市防汛工作“有備無患”才能“有條不紊”。
示范區將持續關注汛情,緊盯“預警鈴”,暢通信息傳遞渠道,嚴陣以待、嚴防死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抓好防汛各項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最大程度保障河湖安瀾、護佑百姓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