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十四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濮陽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決勝攻堅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日前,濮陽市正式印發《2023年濮陽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明確了八大項45小項重點工作。總的來說,2023年,濮陽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準確把握保護和發展關系,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堅持問題導向與結果導向相統一,堅持生態優先,牢牢把握“四水四定”原則,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推動濮陽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工作安排》確定的八大項工作是:加快完善規劃政策體系、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攻堅、集中力量整治環境突出問題、持續提升黃河流域防洪減災能力、全方位落實“四水四定”原則、著力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統籌推動工作落實落地。具體來說,在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污染防治攻堅方面,要實施流域綜合治理和保護修復,強化黃河、金堤河等重點河道生態管控與污染防治,提升水環境質量,保護河道生物多樣性。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2023年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在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與此同時,要深入開展園區污染治理、推進污水污泥安全處置和垃圾分類處置、加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深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等工作。集中力量整治環境突出問題包括:持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確保11個問題全部按照要求整改到位。常態化推進黃河“清四亂”整治,堅決遏增量、清存量,確保“四亂”問題動態清零。嚴格規范黃河流域各類公園建設,堅決遏制出現黃河流域“公園熱”現象,聚焦突破生態紅線、違反土地政策、違規抽取黃河水或地下水、過度舉債等問題,深入開展涉及公園突出問題糾偏整改。在持續提升黃河流域防洪減災能力方面,要充分發揮骨干水利工程作用,實施渠村等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推進金堤河調蓄等工程前期工作。實施重點防洪工程,加快推進南小堤、王稱堌、邢廟等6座涵閘改建和“十四五”防洪工程等項目建設,實施金堤河、馬頰河防洪薄弱環節治理等一批重點水利建設項目。在全方位落實“四水四定”原則上,要優化水資源空間配置格局,建立現代化水資源管理制度,保障重點河流生態流量,深挖農業節水潛力,強化工業節水減排,建設節水型城市。實現黃河流域綠色高質量發展,則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推動中心城市“起高峰”,加快縣域經濟“成高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穩步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深化豫魯毗鄰地區合作,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在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方面,要積極弘揚傳承黃河文化,實施濮陽古城(明清四街)保護修繕等工程,打造濮陽縣、范縣、臺前縣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搭建黃河文化展示平臺,構建黃河文化博物館展示群。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歷史內涵,統籌推進黃河治水文化園、濮陽黃河文化藝術中心等項目建設,辦好世界龍文化研討會、倉頡文化藝術節等文旅節會。建設西水坡中華文明探源考古勘探工程,實施“非遺點亮計劃”,打造一批非遺研學基地,擦亮“中華龍源地·世界雜技城”品牌。促進黃河流域文旅融合,培育一批文化旅游綜合體、設計一批精品線路,推動國際雜技文化產業園、班家小鎮、大集古鎮等由觀光游向度假游、沉浸體驗游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