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制造業倍增行動,是市委立足發展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作為全市制造業發展的新高地、主戰場,工業園區立足目前掌握的招商線索、即將落地開工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的項目、即將投產入庫項目及現有企業產能釋放等基礎和優勢,確定了‘兩年內制造業招商引資項目到位資金實現倍增,三年內制造業投資、產能和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實現倍增’的目標,這也意味著我們將提前一年在全市率先實現倍增。”7月3日,濮陽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伍凜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四個聚焦’,夯實硬基礎、培育新優勢,加速實現制造業倍增目標,構建起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效益更好的先進制造業體系,為濮陽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聚焦提質增效。通過技術改造重新激發企業活力,釋放產能,確保實現滿負荷、高效率運轉。今年,天能集團濮陽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實施擴產和技術改造,將增加三分之一的產能,全年完成100億元產值。君恒重蠟加氫制白油項目自投產以來,一直產銷兩旺,去年以1.8億元的技改投入,創造了年產值30億元的效益。該企業與科研院所持續保持緊密聯系,今年還將實施2至3個產學研項目,推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走在提質增效的前列,兩年后將成為園區第2個百億級企業。同時,積極支持園區企業做大增量上規模、提升企業能級,鼓勵支持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助力一批經濟效益好、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上市,培育形成市場化、可持續、后勁足的擬上市資源梯隊。
聚焦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把項目建設作為制造業投資倍增的主抓手,壓茬推進“三個一批”活動,形成簽約項目加快落地、落地項目加快開工、開工項目加快投產的長效推進機制。2023年,航民甲胺、大禹防水卷材、天能技改擴能等項目投產達效,新增產能50億元。2024年,快速推進宣垣高性能新材料系列項目、陜西綠能C4、C5綜合利用項目、顥源PBS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力爭部分建成投產,新增產能60億元。2025年,天能廢舊鉛酸電池無害化處理改擴建項目、三棵樹新型建材項目及氣化島下游產業項目等陸續投產,新增產能50億元。
聚焦招強引優。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和產業鏈缺失環節,完善招商圖譜和路線圖,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持續跟進環氧丙烷、丁辛醇、丙烯酸等類型企業,積極招引功能化學品、電子化學品、高分子材料隱形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等潛力科創企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整合塑造能力。持續精準對接,聚焦上海華誼、上海新佑、萬華化學等企業,努力在打通產業鏈條、攻克核心節點、壯大產業集群上實現新突破。
聚焦創新驅動。加快實施創新中心項目,打造政產學研用一體發展的產業生態,孵化一批高技術企業。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新入駐企業要設立研發中心,開展產品研發工作,增強企業創新發展續航力。扶持一批科技型企業,突破一些關鍵技術,培育一系列拳頭產品、單項冠軍,建設濮陽制造業發展科技創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