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家母你坐下,咱倆說說知心話……”11月30日,范縣張莊鎮鳳凰社區日間照料中心,伴隨著悅耳的現場演奏,戲曲愛好者唱響豫劇經典《朝陽溝》選段。惟妙惟肖的表演、優美動聽的唱腔,精彩演出博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與喝彩聲。
鳳凰社區為第三批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社區,遷建村包括田老莊、后劉樓、蔣莊、江樓、許樓、路莊、官路、北楊樓、高莊、蒲笠堌堆10個灘區村,現有居民8270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18人。為規范老年服務工作、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縣委、縣政府投資700余萬元高標準建設了日間照料中心。除了棋牌室、乒乓球室、社區衛生站等常規功能室外,唱戲、聽戲的百姓大舞臺最受歡迎。
鳳凰社區引進了藤編家具、成衣加工、鞋業加工等多個手工制作工廠,老百姓可以將材料拿回家中制作,計件取酬、多勞多得,特別適合到點接送小孩的老人和婦女。“我們老兩口都在社區里做藤編,不但不用給孩子伸手要錢,生活質量也提高了不少。”在村民于鳳芝老人看來,搬遷之后不但住得好、有收入,而且可以聽戲唱戲,“一天天簡直不要太高興!”
群眾安居樂業背后,是范縣以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持續探索毗鄰黨建區域聯動新模式,為推動遷建社區村際互聯互通、協調發展、合作共贏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支部聯建聚合力。遷建初期,面對社區發展缺乏能夠挑起重擔的領頭人的現狀,縣委研究決定,探索建立村黨支部聯合體,由鎮黨委領導干部兼任聯合黨總支書記、各村原黨支部書記任聯合黨總支委員,統籌資金、資源、資產等優勢,用好先鋒貸、創業擔保貸款、產業到戶扶持資金等政策,領辦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社。引入黃河水流水養魚項目、老村宅種鴨養殖項目、“林、料、畜”一體化項目、木材加工車間、房頂光伏太陽能板項目、藤編家具、成衣加工、鞋業加工等項目。
黨建融合謀新篇。近年來,范縣以灘區遷建為契機,圍繞推進農業產業集聚、農村資源集約、農民居住集中,探索建立了辛莊鎮辛苑社區、陳莊鎮荷香社區、陸集鄉河畔家園社區及張莊鎮千安社區、鳳凰社區5個農村社區聯合黨總支。通過毗鄰黨建實現力量下沉、資源整合、服務集約,成立合作社31個,發展項目57個,帶動2.6萬余名群眾增收致富,尤其在“五星”支部創建中引領作用明顯、成效顯著。
辛苑社區老黨員崔汝才說:“成立社區聯合黨總支后,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了,黨員的日子過得更有意義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了,農民致富也更有奔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