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濟南市委人才辦正式印發《濟南市部分重點領域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認定辦法》),網絡安全、知識產權、技術轉移3個領域的專業人才被納入全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體系。這是繼去年面向哲社文體及新就業形態領域出臺專項認定辦法之后,濟南市為適應當前人才隊伍建設實際需要,再次對全市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體系進行動態完善。受益人才數量多、層次廣、領域寬
新出臺的《認定辦法》根據人才成長發展規律,科學設置認定類別及層次,確定了54項認定目錄。
在網絡安全領域,將圖靈獎獲得者,國家、省一流網絡安全學院院長,網絡安全領域重點實驗室主任,制定發布網絡安全領域國際標準的項目負責人,國家、省、市網絡安全大賽獲獎人員,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創新案例第一完成人等納入認定目錄。
在知識產權領域,將獲得中國專利獎、中國外觀設計獎的專利發明人,促成高價值專利轉移轉化的知識產權運營載體、知識產權代理機構、投資濟南市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的政府引導基金或高校院所基金負責人等納入認定目錄。
在技術轉移領域,將促成科技成果在濟落地轉化的技術經理人,國家級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技術成果交易中心主要負責人,省級技術轉移機構、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主要負責人,取得《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結業證書》的技術經理人等納入認定目錄。
人才評價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
據了解,在制定這三個領域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辦法過程中,主要從五個方面予以把握。
科學設置認定依據,比如將知識產權創新型人才、知識產權金融人才、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人才和知識產權服務業態專業人才分門別類劃分納入認定體系,充分調動全行業領域人才的積極性。
突出價值貢獻導向,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及影響,比如技術轉移領域突出科技成果轉化績效,將促進成果項目在濟落地轉化數量或合同實際成交額度作為認定條件。
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比如鼓勵政府引導基金或高校院所基金針對知識密集型企業投早投小,且對年度累計投資額、投資企業數設置了具體要求。
建立多元評價機制,除常規的人才目錄認定外,增加專家舉薦、行業推薦、一事一議等方式。
開展專業化評審,強化市直部門行業人才主管責任,將審核認定權限直接分配各主管部門,市委人才辦歸口管理,從嚴審核把關。
線上“一網通辦”認定申請工作常年受理
據悉,在濟南市行政區域內注冊的各類企事業單位全職工作或自主創業,具體從事網絡安全、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領域的人才,且符合《認定目錄》條件的均可申請高層次人才認定。其中,對濟南市經濟社會發展有特殊貢獻的高層次人才,可不受退休年齡或是否在濟繳納社保、是否全職在濟工作等條件限制。
申報方面,申請人須登錄濟南人才網(rc.jinan.gov.cn)高層次人才分類認定系統,在線如實填寫個人信息、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并提交。認定申請工作常年受理,市直有關部門歸口負責審核,一般每季度集中審核一次。
認定及入庫方面,經公示無異議的人選,由市委人才辦核準認定人才類別,錄入濟南市高層次人才庫,自動生成高層次人才認定電子證書。
對于分類目錄中難以界定的人才和“相當于上述層次的人才”的認定工作,可通過專家舉薦、行業推薦和一事一議等方式給予特殊認定,由歸口審核部門具體組織實施。特殊認定原則上每半年進行一次,也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適時進行。(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