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由監管人員、執法人員和安全專家組成的服務隊來到鋼城區一家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審計式”監督檢查服務。在企業,服務隊按照“全科團隊、專科大夫”的工作思路,開展“解剖式”現場檢查。經過一上午的認真檢查,服務隊共檢查出3項安全隱患,并指導企業現場完成整改。“成績每天歸零。”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以來,鋼城區應急管理局牢牢把握安全發展主動權,以“清單化管理”明確責任、以“制度化運行”抓推進、以“精準化監管”筑防線、以“立體化宣教”提效能,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清單化管理明責任
一個架構“統全局”。圍繞落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目標任務,鋼城區進一步優化區安委會“1+18”組織架構(1個安委會、18個專業委員會),明確“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構建全覆蓋、無死角安全責任體系。
一套方案“定方向”。鋼城區制定1個區級總方案、18個重點行業部門子方案、8個街道(功能區)實施方案,形成“1+18+8”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體系,系統部署推進“九大行動”,深化“五個提升”,細化“三十一個狠抓落實”,明確治本攻堅目標任務。
一張清單“亮任務”。鋼城區制定《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目標任務清單》,壓實區、街道(功能區)、村三級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明確治本攻堅“時間表”“任務圖”,實行掛圖作戰、銷號管理,推動各項任務措施落地。
制度化運行抓推進
健全工作推進機制。鋼城區建立健全“街道(功能區)、區直部門負責人每周調度N次,分管副區長每周調度3次,常務副區長每周調度2次,區長每周調度1次安全生產工作”的“N+321”工作機制,推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深入開展。截至目前,共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87次,主要負責人帶隊檢查安全生產75次,區領導調度督導安全生產63次。
建立新興行業聯合監管機制。印發《關于明確“四新”和部分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通知》,按照“三管三必須”、職責法定原則和“業務相近、專業相通、有利監管、權責統一”基本要求,厘清20個新行業、新業態和職能交叉行業領域安全監管責任,建立部門監管、協調聯動工作機制,推動一件事“全鏈條”監管。
常態運行督導檢查機制。鋼城區紀委辦公室、鋼城區安委辦建立聯合督導檢查機制,采取明察暗訪、隨機抽查、定向督導等方式,對安全生產不作為、慢作為,工作不嚴謹、打折扣、搞變通,工作作風不嚴不實、失管漏管等問題進行常態化督導檢查,督促各級各部門持續樹牢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累計對8個街道(功能區)、18個區直部門、30余家企業開展督導檢查,提出整改建議210條。
精準化監管筑防線
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不懂風險在哪兒、不會消除隱患、不敢接受檢查”等問題,鋼城區堅持“服務先行、執法后置”理念,創新監管執法方式,精細幫扶督導,強化數字賦能,護航企業安全發展。
開展“解剖式”現場檢查。按照“全科團隊、專科大夫”工作思路,區直行業部門組建“1+2+2”專業化服務隊伍(1名監管人員、2名執法人員、2名安全專家),各街道(功能區)組建“1+3+3”綜合性服務隊伍(1名領導、3名工作人員、3名安全專家),采取“臨床把脈+指導”方式,從制度、設備、電氣、消防等方面,對重點行業領域開展“解剖式”現場檢查,著力提升治本攻堅行動質效。共檢查企業667家次,查改一般問題隱患5637條、重大問題隱患93條,立案46起,罰款112萬余元。
推進“滲透式”幫扶督導。立足專家指導、部門督促、企業落實,打造“鋼安全”服務驛站,對規章制度不健全、現場管控不到位、底線紅線意識不強烈的企業,安全專家提供24小時專業咨詢、體檢、教育、培訓等免費服務項目,讓安全服務從“等上門”變“送上門”,有效激發企業守安護安積極性。共出動安全專家210人次,服務企業157家次。
探索“數字化”基層治理。鋼城區將街道應急聯防救援站建設作為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重要支撐,以街道應急辦、應急聯防救援站、消防救援站、執法辦案站、安全體驗站等“多站合一”為突破口,融合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消防、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各項應急職能,強化人員、辦公場所、裝備能力等資源支撐,將應急社會救援隊伍、應急救災物資等向街道傾斜、在一線前置,做到場所共建、機制共行、資源共享、人員共用、安全共抓,打造了區街一體的安全巡查、應急救援、執法辦案等聯防聯治聯控的“鋼城模式”。街道(功能區)層級打造智慧安全村(居)信息化平臺,將轄區生產經營單位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動員村(居)“兩委”成員、網格員開展監督檢查、教育培訓等工作,充分發揮村(居)“神經末梢”作用,構建起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基層安全共治新格局。
立體化宣教提效能
鋼城區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擴大宣傳范圍,提高宣傳針對性,著力增強全民安全素質。
“點”上發力。以“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為原則,對空巢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進行“面對面”安全宣傳教育,深入排查用火、用電、用氣等方面問題隱患,落實“1對1”幫扶措施。
“線”上聯動。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全方位安全宣傳活動:在“幸福鋼城”客戶端開設安全生產專欄,利用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平臺,廣泛宣傳治本攻堅工作要點,介紹典型經驗做法,曝光突出問題;以“開工第一課”“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為契機,深化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1000余份,開展應急演練376次。
“面”上提升。堅持“部門+街道+村居”上下聯動,建立“邊宣邊查、邊查邊改、立查立改”工作模式,聘請安全專家到基礎薄弱、危險作業活動多的企業開展主題宣講630余次,受教育人員3萬余人次,幫助企業查改問題隱患13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