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隨著超然樓又一次點亮泉城,2024濟南泉水節正式啟幕。“3D M app ing Show”、國潮快閃、泉水市集等活動精彩上演……泉城的文化底蘊,在詩詞中溯源;“泉水奇妙夜”的驚喜,也從超然樓傳向世界。泉與城,城與人,共生共鳴,共情共振。一年一度泉水的節日,是屬于泉城的狂歡,也是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以節看城,是歲月的洗禮讓一座千年古城變得更現代、更開放、更包容、更自信。全民參與,讓城市更開放、更包容
當天空變成玫瑰色,薄暮隱去晚霞,人們在超然樓下舉起手機,將期待變成星河,在瞬間亮起的璀璨中,共享一年一度的泉水盛宴。光影交響,是城與人的共鳴。連日來,歷史名樓與現代光影技術相碰撞的“3D M app ing Show”,用光影再現了濟南的歷史,文人墨客的風骨在四季更迭的投影里顯現,現代科技與藝術創意的融合,讓市民游客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現代、靈動和魅力。
類似的“巧思”,貫穿于整個泉水節。2024濟南泉水節,旨在打造一場全民共享、沉浸體驗的“泉水狂歡盛宴”。以城市之名舉辦節慶,主打全民參與,也體現著一座城市的溫度。不管你來自哪里,也不管你此行的目的,這里都誠摯地歡迎你,并為你留下些記憶。
國潮快閃,泉水市集……當美食、美景如期而至,一場節慶的“全民性”從期望變成了現實。未來幾天,市民喜聞樂見的花船巡游、詩詞擂臺賽等活動也將陸續推出,一座城市的浪漫,以泉水為媒,以節慶為窗口。從細節中鋪陳,經過推敲、打磨、重塑,碾成漣漪,流淌出意義。
來自北京的小董,在七夕節專程帶著女友來濟旅游。他說,濟南是對大學生最友好的城市。來自廣東的張女士,陪伴丈夫、孩子來濟做客。她說,泉城的氛圍讓她驚喜……四海賓朋、八方來客,在泉水節的時光里品嘗快樂,無數人拍照留念,期待下一次與泉水重逢。
這是一座城市開放、包容、有吸引力的最好注腳。從免費的景區、便利的交通、價格親民的美食,到極端天氣前的“避雨令”“避雪令”,出臺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老年友好型城市、全國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等政策,濟南處處彰顯著以人為本的底色。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城市,才能吸引著人們前來,并讓越來越多人留下來“添磚加瓦”。
另一方面,以城市為渠流淌的人文關懷與責任,通過一場節慶顯現,將城市的包容與開放、愛心與文明傳得更遠,吸引越來越多人在這里“不期而遇”。
詩與遠方,讓城市軟實力生輝
城市足夠有魅力,才會引人反復書寫。
濟南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底色,從湖光山色到風土人情,都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文化書卷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水經注》中“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的氣魄,是《老殘游記》中“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安然;是“九水繞芙蓉城”的驚艷,也是“天下第一泉”的豪邁。這里誕生了扁鵲、房玄齡、秦瓊、李清照、辛棄疾等名家巨擘,也吸引著曹操、李白、杜甫、蘇軾、季羨林、老舍、馬可·波羅等眾多名人生活游歷。
2024濟南泉水節,從啟動伊始就充滿詩情畫意。當童聲詩韻把人們帶入詩城詞都的海洋,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開始升騰。有“3D M app ing Show”里的詩仙舞劍,有即將舉辦的詩詞擂臺,就連景區的樹上都掛滿了詩意,吸引著游客市民駐足觀賞。而當城市和詩詞相結合,優秀的傳統文化血脈得以賡續、覺醒,城市的文化自信也得以弘揚、堅定。
深厚的文化底蘊,也為濟南城市軟實力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近年來,濟南以提升軟實力作為突破口,帶動城市全方位、更高層次、更可持續地提升,迸發出新的活力。泉水文化、齊魯文化、名士文化、黃河文化、二安文化、紅色文化……藏不住的“詩與遠方”,組成了這個城市文化興盛、燦爛厚重的過往,也將共筑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發展的新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傳承、開發、利用,濟南在保護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如本屆泉水節提到的助力“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在此背景下,包括泉水節在內的泉文化輸出,并沒有浮于表面的造勢,而是流露著超強的人文色彩。這樣的過程顯得彌足珍貴,也與泉水申遺的目的不謀而合,這是舉辦泉水節的意義,是城市生長更有品質的體現,是人文精神的沉淀,也是順應城市肌理,激發城市活力的不二之選。
以節看城,讓城市奔涌不息
泉水節對濟南的意義,就是泉水對濟南的意義。濟南的泉水,起于泰山北麓,匯于小清河,由南向北,自高而低,經由近千米落差加速,自地下涌向濟南城區,在輝長巖的挽留下,熱烈地噴涌,經年累月,終于浸潤成“天下泉城”。
在泉水之上,濟南的魅力無需濾鏡,護城河的靜雅,大明湖的浪漫,趵突泉的奔涌,五龍潭的熱鬧……赴一趟泉水之約,已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這樣的選擇也讓越來越多人愛上了濟南。
端午假期、五一假期和十一假期,濟南多次入圍全國周邊游熱門目的地城市。今年,春節假期濟南躋身南方居民前往北方的十大熱門目的地之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在“2024年春節國內知名景區熱度”排名中居全國第三。此外,濟南已有8處考古發現入選“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收獲“全國最安全城市”“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榮譽,自2017年起更是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四連冠”。
進入“十四五”以來,濟南在文旅產業的發展上悄然提速。在《濟南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濟南提出了至2025年旅游年收入突破1700億元,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量達到1.3億人次以上等目標。
通過一場節慶,讓更多人“看得見一城山色,聽得見泉水叮咚,聞得到滿城書香”,是舉辦泉水節的意義。屢次火爆“出圈”的千泉之城,在每年都以泉水為媒,以節慶為窗口,向世界發出邀請。以城市為名傾盡所有熱愛,如此也配得上“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游名城”的頭銜。另一方面,當泉水一如既往擁抱著世界,時代也已然看見了濟南。
曾鞏則言:“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意思是一派清澈的玉水從遙遠的地方分流而來,暗自潤濕了歷山的塵土。如今的濟南,恰如那泠泠泉水,奔涌不息,四季可歌。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