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推進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槐蔭專場,圍繞“高水平建設‘齊魯門戶,醫養之都’爭當強省會建設排頭兵”介紹有關情況。簽約引進稼軒學校
今年,槐蔭區把教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將教育強區攻堅行動列入全區“十大攻堅行動”,聚焦群眾“上好學”需求,持續深化教育改革。據悉,2021年以來,槐蔭新建改擴建教育設施43處,新增學位4.7萬個。
全力創建省級智慧教育示范區,啟動槐蔭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建設,遴選4所實驗校探索構建區域“智慧作業”系統,1個項目入選山東省“無感知數據采集”示范項目,1所學校入選濟南市未來學校數實融合發展項目實驗校。
全力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成立12個幼教集團和1個合作辦園幼教聯盟,著力擴增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提升保教質量。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強校擴優”,先后與濟南外國語學校、杭州綠城育華教育集團、濟南西城實驗中學、山東師大基礎教育集團等簽訂學校合作辦學協議,合作辦學學校增至14所,義務教育學校實現教育集團管理全覆蓋。據了解,今年6月份,槐蔭與歷城二中教育集團簽約引進稼軒學校。
特殊教育“優質融合發展”,將學前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納入特殊教育學校業務范圍,開設學前教育班和中等職業教育班。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濟南理工學校已開設9個專業,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等6個專業入選聯辦五年制高職專業試點。
新謀劃項目191個
據介紹,槐蔭區堅持抓平臺強創新,發展活力充分涌動。隨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國家人類遺傳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山東創新中心、齊魯中科現代微生物技術研究院三大國家級平臺先后落戶,阿瑞尼塔心肺CT中國總部、中瑞國際特醫食品產業園等項目陸續簽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國際眼科與視光醫學院、濟南精準醫學產業園一期等20余個重點項目建成運營。
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重離子中心機房、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山東大學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5個重點項目,片區已累計開工項目60個,總投資約796億元。
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據介紹,今年槐蔭新謀劃策劃兒童醫院東片區、濟南汽車主題綜合體“大福m a ll”等191個項目,總投資1097.48億元。同時,制定了應開未開項目、已開工未納統項目等五類臺賬,有效解決了項目在審批、融資等方面的問題,今年上半年4個省級重點項目、30個市級重點項目、196個區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超60%,拉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5%,居全市第3位。
今年掛牌運營“京滬系”樓宇8座
今年,槐蔭還提出高標準打造“濟南西站樞紐經濟商務區”。
槐蔭處于環渤海經濟圈、省會“1+6”都市圈戰略交匯點,濟南西站途經線路有京滬高鐵、濟鄭高鐵、石濟客專和膠濟客專,日常開行班次近400趟,直達366個地市或站點,是山東省首個實現地鐵、高鐵、長途客運、市內公交“零換乘”的交通樞紐。依托于四通八達的交通,商務往來瞬息可達,經濟發展如虎添翼,這就是槐蔭區打造“濟南西站樞紐經濟商務區”最大的底氣。
濟南西站片區已建成樓宇61個,總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西城大廈、濟南報業大廈、西城匯金金融中心等樓宇聚勢成峰,立足“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會展、大商務”五大功能定位,8大“京滬系”樓宇掛牌運營,重點特色園區加速發展,“四美一皇冠,親和一家人”近二十家酒店聯盟集群形成,萬達、銀泰、萬融云城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當前,槐蔭產業布局正不斷優化。
下一步,槐蔭將繼續推進“京滬系”樓宇和產業園招商運營,實行“一棟樓宇一張名片、一套信息庫、一個產業集群、一套扶持政策”,全力打造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的新商務區,傳承槐蔭的商務基因。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柏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