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朱曉波、彭承志等成功構建了105比特(包含105個可讀取比特和182個耦合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實現了對“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了其中部分核心部件制備。
與現有最優經典算法相比,“祖沖之三號”處理的量子隨機線路取樣問題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5個數量級,超過谷歌2024年十月公開發表的最新成果6個數量級[Nature 634,328(2024)]。這一成果是我國繼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達到超導量子計算體系最強量子計算優越性[PRL 127,180501(2021),Science Bulletin 67,240(2022)]里程碑后,再一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相關論文于北京時間3月3日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在山東省、濟南市的支持下,建成了國內首條最大規模、集成先進制程的超導量子處理器工藝線,正在開展基于超導體系的大規模表面碼糾錯研究,加快推進下一代高性能超導量子計算處理器的研發,全面推動量子計算從理論研究逐步走向實際應用,為我國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快速發展筑牢堅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