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城這片體育的熱土上,無數濟南體育人深耕不輟,孕育出星光熠熠的冠軍譜系——李曉霞的乒乓傳奇,張夢雪、李越宏的槍壇神話,王夢潔的女排榮耀,崔宸曦的滑板英姿……這些閃耀世界體壇的名字,如璀璨星辰般載入濟南競技體育的輝煌史冊,繪就“勇爭一流”的精神圖騰。當榮耀的火炬傳遞到新生代手中,濟南競技體育正上演著“后浪奔涌”的壯闊圖景。2025年,從全國青少年攀巖公開賽的巖壁爭鋒,到塞爾維亞U15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的青春躍動;從國際射聯世界杯賽場的精準狙擊,到東亞空手道錦標賽的凌厲攻防,濟南青少年運動員的身影活躍在國內外賽場的聚光燈下,以摘金奪銀的銳氣、過關斬將的膽識和斐然的戰績展示濟南市競技體育后備力量的深厚底蘊。
賽場捷報頻傳濟南健兒勇創佳績
2024年,濟南競技體育高光成績貫穿全年。“老槍”李越宏突破自我奪得奧運金牌,終結歐美選手在男子25米手槍速射項目中長達40年的統治。首度征戰奧運的“小孩姐”崔宸曦收獲女子街式滑板項目第四名,刷新中國滑板在這一項目的歷史最佳戰績。16歲的小將張心喆在韓國江原道進行的第四屆冬青奧會中大放異彩,斬獲2金2銀,實現濟南市冰雪項目世界大賽金牌零的突破。在三湘大地展開較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中,包括中國女籃新星張子宇在內的19名濟南籍運動員在全部6個組別代表山東隊參賽,為山東隊斬獲4金2銀的輝煌戰績立下汗馬功勞。
2025年,濟南健兒延續高光表現,在國內外體育舞臺持續綻放光彩。日前結束的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中,濟南市球類運動中心沙灘排球教練員盧昊澤,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濟南第五十中學)運動員馬祥瑞、辛志淼、趙俊瑋、孫浩洋、張蕭薇、齊梓涵、張金枝、喬迪,濟南燕山中學運動員姜昊辰等10人入選中國中學生體育代表團,取得6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的優異成績,成為中國隊的中堅力量。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入選人數占全省參賽人數七成,且9名參賽選手均有獎牌入賬,創造了濟南市參加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歷史最好成績。
在河南漯河舉行的第十二屆東亞空手道錦標賽上,濟南選手王子通在成年組個人組手-67公斤級比賽中為中國隊贏得關鍵一金。在國際射聯世界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站的比賽中,濟南射手馬千珂與搭檔張益梵以出色發揮摘得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項目冠軍,雙雙刷新個人世界杯最佳戰績。
國內賽場上,濟南健兒同樣有著優異表現。在全國青少年攀巖公開賽(浙江江山站)暨2025攀巖國青隊、國少隊預備隊員選拔賽上,濟南市皇亭競技體育學校培養的優秀運動員趙心研、趙柏研分別斬獲女子U15難度賽第二名和男子U13難度賽第七名,成功獲得國家少年攀巖隊預備隊員資格。這是濟南市攀巖隊自2023年建隊以來,在全國青少年攀巖賽事中取得的重要突破,不僅檢驗了濟南攀巖隊的訓練成果,更為國青隊、國少隊輸送了新鮮血液。
德智體并重
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優異的成績,不僅是運動員個人努力拼搏的結果,也是學校與家庭以及社會協同、科學育才的成果。作為國家級高水平后備人才基地,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濟南第五十中學)和濟南市皇亭競技體育學校均擁有經驗豐富、專業素質過硬的教練團隊和文化教學團隊,訓練方面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術特點和發展潛力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通過科學的體能訓練、高質量的文化教學和健全的心理輔導,全面提升運動員的綜合能力。
“在培養青少年階段,我們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教育,一是競技體育方面,二是教學方面。我們是雙重管理,嚴格要求。另外我們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素質教育,讓他們從小在心里種下為國爭光的種子。訓練過程當中,經過挫折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通過勝利和失敗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疏導,幫他們提高人生的抗壓能力,讓他們成長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濟南第五十中學)校長孫茂盛介紹。
濟南市球類運動中心主任趙峰表示,針對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中心構建了“選拔培養+體教融合”的雙輪體系。通過“選星計劃”、市級聯賽、集訓營等選拔苗子,同步優化科學訓練模式、強化后勤保障,夯實后備人才培養根基。同時,縱深推動“體教融合”工作,構建“專業教練駐校+文化學習護航”機制,推動訓練與校園教育深度融合,實現青少年運動員競技水平與文化素養“雙提升”,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的體育后備力量。
濟南市皇亭競技體育學校校長張一培表示,皇亭在人才培育上堅持管理與技術的雙重革新。建立“標準+動態+閉環”管理架構,通過動態評估和閉環式淘汰迭代機制,確保隊伍始終保持競爭力。同時,將“體育智造”理念融入日常訓練管理,搭建多源數據庫與實時跟蹤系統,實現選材訓練的數字化、智能化。
體教深度融合
打造可持續競爭力
近年來,濟南市體育局深度探索青少年培養模式,持續向省隊、國家隊輸送優秀人才。濟南運動健兒用出色的表現,一次又一次站上國內外賽場的領獎臺。
濟南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建軍介紹,濟南市的運動員選材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區縣教體局、體校訓練網點為基礎。“一些優秀運動員是從小學階段通過我們的教練員和區縣教體局的輸送,到濟南市體育運動學校進行綜合性的訓練和文化課的學習。國家體育總局對青少年體質培養非常重視,相關領導兩次到濟南來調研,并在全國范圍內對區縣體校尤其是少兒體校的這種建設體制進行推廣和普及。”
另外一種模式是通過區縣教體局和名校進行體教融合合作。“我們的一些傳統優勢項目,比如射擊、射箭,還有本次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國際象棋運動員,都是通過進校園來發現和挖掘優秀運動員的苗子,通過基層教練打下一定的基礎,然后到濟南第五十中學再進行深度的培養和輸送。”
談及未來青少年選材,王建軍表示,“U15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摔跤、拳擊都是女孩取得的金牌,我們一方面要通過積極的宣傳和引導,使廣大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子更加熱愛和投入到運動當中。同時也要把這些項目作為下一步訓練以及教學的課本知識,通過訓練網點和學校滲透,進行專業的推廣和普及,使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培養興趣。”
閃耀賽場的泉城健兒書寫了新的體育篇章,濟南也以成功經驗走出了一條青少年運動員“選材—培養—輸送”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少年強則體育強,少年強則國強”,不僅是一句振聾發聵的時代宣言,更是推動體育強國建設的核心動力。期待濟南未來有更多優秀的體育少年踏上逐夢賽道,在拼搏中淬煉成長,以青春之名書寫濟南體育的榮耀與傳承。(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王蓓貝王佳慧通訊員張存)